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我国加快电网互联互通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发布日期:2015-06-26 来源:网络转载作者:网络
  我国加快电网互联互通 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记者从6月18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的特高压电网与能源互联高峰论坛上了解到,基于特高压对能源互联、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加快电网互联互通,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互通的坚强智能电网。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国家电网公司首次系统提出了4条国际电网互联项目计划,并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国际互联战略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拉开了洲内互联和跨洲互联的序幕。在国家电网公司构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宏伟蓝图中,到2020年建成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9回跨区特高压直流工程,形成东北、西北、西南三个送端和三华一个受端的坚强国家电网。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将通过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互联,借助能源互联网参与国内、国际分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更好地分享由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的红利,并最终实现本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省级电力公司均已积极行动,开展特高压规划建设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在东北,国网蒙东电力通过塑造强交强直送端电网,助推一堡一带融入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明确提出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为此,内蒙古提出要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把建设草原丝绸之路作为向北开放的新动力。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是内蒙古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这亟需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外送通道给予支撑。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在内蒙古自治区投资814.1亿元建成特高压电网,建成5条特高压直流和7条特高压交流外送通道,2020年外送能力将达7000万千瓦。规划国际互联工程中的俄罗斯-河北、蒙古-天津电网工程将穿越内蒙古地区。届时,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将成为特高压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连接大型能源基地的电力交换平台,形成强交强直的坚强送端电网,不仅将促进自治区电力工业发展,进一步夯实清洁能源输出基地,还将充分发挥内蒙古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国家形成能源互联,对于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丰富其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北,国网新疆电力全面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带一路战略明确提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按照新疆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在疆电外送通道方面,新疆将建成投运准东-成都、准东-华东两回±1100千伏和哈密北-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新疆将形成五直流、三交流外送电力通道,疆电外送能力将提高到5000万千瓦,每年可将煤炭、风、光等资源转化的3000亿千瓦时电量输送到国内负荷中心,相当于年转化原煤1亿吨。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在提高新疆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形成能源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新格局。此外,国网宁夏电力、国网甘肃电力、国网陕西电力都在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步伐。
  在西南,国网四川电力践行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加快推进西南电网发展。四川在地理位置上与一带一路上的很多国家较为接近,彼此投资与合作的机会较多。中央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实施,将会带动沿线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四川的清洁能源产业也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国网四川电力以践行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加快推进西南电网发展为契机,以清洁能源输送为主导,建设坚强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将能够向中东部地区输送更多的清洁能源,也能够促进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取得环保、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效益,适应国家能源保障和消费变革需求。
  在华中,国网河南电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河南处在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之上,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支持郑州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河南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2014年能源对外依存度达到50.8%,河南能源战略逐步由省内平衡、内增外引强化为内节外引。2015年河南将全力配合完成±1100千伏哈萨克斯坦-南阳直流特高压工程预可研工作,这条联接中原与西域的电力新丝路将跨出国门、走向中亚,并最终成为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到2020年全面建成西联哈密、东达苏杭、北接内蒙、南及潇湘的跨区电力互联通道,同时,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2020年建成投产哈萨克斯坦-南阳直流特高压工程,届时,多方向、多途径、高吞吐能力的区外电力输送通道基本形成,全省外电入豫能力将突破3000万千瓦,全省作为全国供电能力达到9000万千瓦以上,大范围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原经济区能源电力供应得到全面保障。此外,国网湖北电力、国网湖南电力、国网江西电力也在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通过特高压电网建设实现能源互联,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
  在华北,国网天津电力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驱动天津经济扬帆远航。天津作为中国、蒙古、俄罗斯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以及亚欧大陆桥东部最近的起点,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3月27日,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开工,这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第一个特高压工程,标志着天津电网正式进入特高压时代。天津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节点城市,蒙西-天津南工程的建设,将成为一带一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输电走廊。特高压工程引入后,预计每年减少地区燃煤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约2690万吨、81万吨、40.5万吨,将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清洁、绿色、可靠的电力能源支撑。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已成为天津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此外,国网冀北电力、国网山西电力加快建设特高压,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网山东电力加快特高压入鲁,为生态山东增添绿色动力。
  在华东,国网福建电力打造互联互通能源通道,助海上丝绸之路巨轮起航。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中,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要充分发挥平潭开放合作区作用,推进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建设,加大厦门、福州、泉州等港口建设,突出能源设施的互联互通。2014年12月26日,福建首个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福建电网正式进入特高压时代,该工程是福建省实现大容量跨省联网的重大项目,保障着福建省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发展,为福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增添动力。此外,国网上海电力、国网江苏电力、国网浙江电力、国网安徽电力纷纷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步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本地经济转型发展。
TAG: 电力 电网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康泰塑胶荣获轻工业百强、塑料管材行业十强企业称号

下一篇:发展新能源汽车凸显了我国制造强国的决心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