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指导方针之一。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世界上着名的制造业强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美国依托常青藤等一批优秀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最富创造力的制造强国;德国长期坚持并推广双轨制教育,即学徒制,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了具有工匠品质的“德国制造”。
谈到如何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真正落实“人才为本”,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尤为重要。“因为制造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现在我们也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其实对制造业来讲,就是能够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就是最大的支持,促进充分的竞争,优胜劣汰。”他说。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同样认为我国的制造业拥有人才比较优势。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每年高职以上毕业生有七八百万人,大量成本较低的工程技术人才,也是未来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对未来制造业缩短差距有促进作用。”
尽管存在优势,但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看来,我国的制造业想要由大到强,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何培养出来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或者从国外将他们引进来并留住他们,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为人才是《中国制造2025》里面创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口。我看到一份材料,美国是从全球70亿人中选拔人才,而中国是从13亿人当中选拔,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差距。”
罗文认为,在一个市场化的环境里,制造业企业应当积极培养与引进创新型人才,虽然“这种投入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实力的”,但“一些龙头企业可以率先这样做”。除了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他表示如何整合人才资源也十分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顶层的设计,即制度设计和体系设计——政府把这两个方面设计好,然后提出来相应的政策引导,这样各行各业的企业才会有积极性、愿意做这个事情。”
对此,李北光也表示:“我们编制《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就考虑,首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以企业为主体,引领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同时还有一些市场做不好、做不了或者目前还不能做的工作,就要在国家层面体现国家意志,凝聚各方资源来推动这项工作,引导示范企业加大创新发展。”
“比如我们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目的就是凝聚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些创新资源整合,利用比如产业联盟这种形式,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李北光说,“有的是针对某一个行业,有的是跨行业、跨领域。这个中心不是说我们给它编制、给事业经费,而是一种新形式,它完全是市场化运作的一种方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认为,如今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带来了新的机遇。“用创业带动就业,从创新推动创业,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一个有机体,创业的核心是创新,假如没有创新的成份,企业也好,项目也好,即使落了地,也没有竞争力,所以根本的核心是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苗圩说,“因此,我们在扶持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当中,对中小企业的人才给予了更多关注。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使我们中小企业真正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