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机器人成功登陆人类领域:PK近在眉睫

发布日期:2015-03-02 作者:网络
        当人们在为机器人能否代替人的话题争得面红耳赤时,这个强大的“物种”已成功登陆人类领地。
 
  据媒体报道,从去年夏天开始,美联社与Automated Insights公司合作,使用该公司的Word smith平台撰写财报文章。在几天前,一篇题为《苹果打破华尔街第一季度预期》的无人署名文章,就是由机器人撰写并发布的。
 
  Automated Insights公司公关经理James Kotecki称,Word smith每周撰写数百万篇新闻报道,其合作伙伴还包括好事达(Allstate)、康卡斯特(Comcast)、雅虎。
 
  在中国的生产车间里,已经出现更大规模的机器人代替人的尝试。1月30日,王石在伦敦商学院举行的一个论坛上向媒体表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机器人进入社区服务的速度会比大家想象的要快得多。
 
  这引发出一个有趣但特别严肃的话题:跻身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中国此刻距离智能工厂还有多远?这股由中国引领工业机器人市场全球化进程的浪潮,会把人从工厂里赶出去吗?
 
  机器人来了
 
  2010年前后,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开始启动。三年后,这个比邻国日本发展慢30年的国度,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3年,中国共销售3.7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60%,而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目前已达30多个。
 
  “在中国物联网、工业4.0等新兴产业的巨大需求下,机器人未来向微型化、多传感、可移动、人工智能、可通讯方向发展,这个市场也迎来了历史最强势的增长机遇。”日前,有供职于外资机器人公司的一位中层如是向记者说。
 
  目前,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工业应用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就在近日,《2014年度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征求意见稿已对外发布,这是国内首个发布的地方机器人行业白皮书,内容显示,2013年深圳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约为200亿元,预计经过七年的发展,到2020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2000亿元。
 
  使用机器人的种种好处,企业主们并非不知,但从过去的实际应用情况看,企业用机器人代替工人的愿望并不高,这是因为毕竟仍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用。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用工成本上涨,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老大难”问题。
 
  “现在基本到了人不想干的阶段,很多工厂的工人们很年轻,对工作条件要求比较高,更不太愿意做搬运、空调机外壳喷漆等重负的工作,这些岗位可能就需要用到大量的低端领域工业机器人。”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如何提升国内非标自动化设备质量

下一篇:首家机器人商店亮相 第一批机器人服务员上岗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