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问题是制约海水淡化在我国推广的最大障碍。
一方面,海水淡化的高成本成为其发展瓶颈,另一方面,我国却存在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大量可再生能源由于难以并网而白白浪费。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保护环境,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海水淡化技术的结合在近些年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海水淡化,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产业一直步履蹒跚,始终未能迎来发展的春天。
同样被寄予厚望的“南水北调”工程也一直伴随着诸多质疑。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危机频现的中国该如何解决“水”的问题?
“‘南水北调’只是保障淡水供应的一个方面,不可能完全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4第六届世界非并网风电与能源大会上,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顾为东表示,最终还是必须依靠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支撑海水淡化来解决,而可持续发展的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为我国指明了方向。
“脱盐”大有可为
我国是联合国公布的全球13个“水资源紧缺国家”之一。在全国600多座建制市中,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缺水严重。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华北、华东等地区,其水资源短缺尤为突出。
“缺水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控制因素。”顾为东表示。
此前,为了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自2002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然而,在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看来:“光靠南水北调工程来调水并不够。”并且,南水北调带来的负面影响尚未充分显现出来。
有专家提出质疑,近年来南方旱灾频发,能否自保都很难说;同时,大型水利工程牵扯水的生态环境、资源分配、地质灾害防治等等,如何真正做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仍是一个大问题。
“然而,海洋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当前,海水淡化已经成为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石定寰说。
据悉,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应用海水淡化技术。
“‘脱盐’是人类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手段。”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指出,近年来,我国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在不断地增长。
业内专家表示,海水淡化已成为当前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战略选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然而,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
海水淡化困难重重
“海水淡化水工作开展晚,尚处于起步阶段。”郭有智表示,其政策措施、技术规范的出台相对滞后,一些关键问题还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需要水利部加快研究制定适应非常规水源发展需求、管理等相关制度、政策、规划、标准等。
今年8月,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因地制宜推进海水淡化水利用,鼓励沿海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和工矿企业开展海水淡化水利用示范工作”。
截至9月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0 个,产水规模896055吨/日,较2013年增长了5.35%。其中,2014年,全国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4个,新增海水淡化工程规模45500吨/日。
然而,顾为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很多海水淡化厂没有将水进行“矿化”处理,造成生产出来的海水淡化水口感不好,使得民众对这种淡水“不感冒”,产生了排斥心理。
不过,据记者了解,成本问题才是制约海水淡化在我国推广的最大障碍。
在很大程度上,海水淡化的成本取决于消耗电力和蒸汽的成本。据了解,国内外大部分海水淡化厂都是和发电厂建在一起,而新建火电厂,不但会消耗大量一次能源,造成环境污染,也不利于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从而成为“负担”。
“主要是设备造价昂贵,生产成本高,成本是最基本的一个顾虑。”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博士后施建中指出,“海水淡化产业属高能耗产业,传统能源海水淡化主要依靠火电,易造成环境污染;其次,大型海水淡化厂普遍采用热电联产形式,只有特殊条件下使用,无法大面积推广。”
在成本的胁迫下,一些企业单方面追求利润,把海水淡化所必需的附加设备省略掉了,出现用试产膜代替进口膜等“以次充好”的情况。
非并网风电“风生水起”
一方面,海水淡化的高成本成为其发展瓶颈,另一方面,我国却存在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大量可再生能源由于难以并网而白白浪费。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保护环境,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海水淡化技术的结合在近些年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专家指出,发展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是破解淡水资源短缺、化石能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困局的优选之路。
此前,顾为东及其团队骨干成功研发了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系统,实现了风电不并网直接用于规模化淡化海水。据顾为东介绍,世界首个非并网风电日产万吨淡化海水示范工程已经顺利竣工出水,是第一个非并网风电直接淡化的饮用水。
由于没有并网的限制,“非并网风电”引发风电机组的极大简化。据悉,该系统无污染、低能耗、运行安全稳定,并且适应性好、投资相对较少、产水成本低,可为沿海缺水城市等提供淡水。
但是,具有如此多优点的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却未能大规模推广。
在顾为东看来,政府应该对非并网风电的海水淡化实行补贴,而不仅仅是为并网的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提供补贴。
“并且,政府还应大力鼓励风电海水淡化水进入市场。”顾为东告诉记者,现在我国存在风力发电机产量过剩、海水淡化找不到好的市场等问题,将两者结合或能打造一个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业。
其次,顾为东也强调要继续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目前顾为东团队又承担新一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行非并网风机和海水淡化装置高度集约化、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议,使风能海水淡化通过商业化实现人类梦想“风生水起”。
专家还建议,将来把风电扩展到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其他多种可再生能源,构成多能源协同供电实现大规模海水淡化。“‘风’‘光’互补,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资源优势。”(张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