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起云涌的新信息交互时代,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荣光褪尽,纷纷迈出了数字化转型和跨媒体发展的步伐,媒介融合的新时期已经到来。对纸媒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面临“寒冬”的窘境下,传统纸媒正主动拥抱变革,在未来的新环境中谋求新发展。
“习近平主席已经明确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融合发展,转型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跨界,传统纸媒出现了向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营销传播学教授刘国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转型应以互联网发展逻辑来重新构造整个行业形态,商业模式也必须定位于互联网,传统纸媒只是提供内容。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人们阅读习惯的巨大变化,纸媒行业进入“洗牌期”?发展空间也日益缩小,寻求变革成为了传统纸媒行业的一致方向。
“现在年轻人信息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已经不怎么看纸媒了,出现了所谓的‘零接触’一代,即对传统四大媒体不再接触,而用传统纸媒提供信息的方式未来会逐渐替代掉。” 刘国基强调,纸媒转型必须要把自己定位于互联网媒体运营上,按照互联网模式让消费者迅速获取信息,保留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也认为,报网融合是目前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主要的方向。“澎湃是报网融合的一个典型,依托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成为新的表现形态。同样的内容是用不同的角度和心态表现出来,而且新媒体这块也做得很灵活。这就是传统媒体做内容,新媒体做产业,即做好内容,拓展新媒体,再依托新媒体去拓展其他可能的商业模式。”
“其实,像万达投资华夏时报也是目前传统媒体求发展的一个方向选择。当然万达看中的是文化产业的潜力以及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这就是要把传统媒体的内容价值做大。”魏鹏举表示。
资深媒体人杨宏生则认为,纸媒走奢侈品路线,是最理想和最靠谱的方案。“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和新媒体的变革背景下,纸媒变成奢侈品,不但可以继续保留‘油墨’和‘纸张’,继续实现纸媒人的原始理想,而且还可以赋予纸媒全新的功能,继续为受众服务。变成奢侈品的纸媒,只被少数人所青睐,也只为特定的少数人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大众的变成小众的,而且这种变化将不可逆转。”
转型困境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纸媒遭受到重大打击,纸媒发展之路愈走愈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纸媒用户大量流失,导致广告分流,广告收入下降,经营压力增加,纸媒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在转型过程中,尽管一些纸媒借助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手段,推出了电子报纸、手机报、新闻视屏公告、综合新闻网站等,并没有真正促使纸媒的境况好转。
“报纸的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把原来的纸媒的内容搬到网上去,用新兴媒体来延长传统媒体寿命的思路也是不对,而是要以互联网思维来重新构造行业形态。我对纸媒是比较悲观的,目前来看,纸媒进行的数字化转型都没有成功。纸媒在市场化、商业化的形势下不会再有契机出现,将一直走下坡走到无利可图。”刘国基表示,“当然,政府目前需要舆论导向,纸媒还可以活十年、二十年,但最后必定是要‘死’掉的,而且纸媒也将是传统媒体‘死’得最早最快的。”
业内人士认为,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需体现在形式上,更需体现在内容和盈利模式上。报纸、手机、电脑虽然都是内容载体,但是对内容的要求不尽相同。报纸内容需要全面翔实;手机内容需要简短扼要;电脑内容则需要亮点突出、吸引力强。内容的差异化对既发展纸媒又发展新媒体的企业提出了重大挑战。当然,传统纸媒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切勿因追求眼前利益而将重心转移至其他业务上。
刘国基认为,在数字化时代,解决纸媒转型困境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来解决纸媒的出路,就是不要纸媒,把纸媒转型为数字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