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官在讨论中透露,韩华在2010年启动太阳能产业,并收购了中国的一家电池公司,其时工厂共有约5万名员工,全人手工作;现在该厂进行了半自动化改造,工人数已经下降到当初的十分之一,但产能却翻了三番。他说,这些变化超出了他的想象,也提示了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可能。
金东官认为,改变人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对工厂进行自动化改造,技术和成本固然重要,适应自动化生产的产业技术人员也是关键因素。不过,中国目前的产业工人流动率非常大,譬如在中国的韩华工厂,工人月度流失率是两位数,但只有愿意长远留在工厂的员工,才能有自动化方面的培养。
金形容,在5年后,制造业可能会有新变化,韩华本身在生产流程就发现了很多潜能,譬如晶园变成晶片可以减少切割的环节,这些创新都在开发之中,机器人以后也会发生重大的作用。
“5年前,在中国要手指头能动的人就会被雇佣,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我们更加关注软件工程师等能操纵机器,乃至进行流程创新的人才。低成本人力的工作会被外包到更多其它国家。”不过金也承认,在东南亚难以找到像中国存在的成熟的供应链,这是跨国制造业迁往东南亚的妨碍因素。
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系教授宗福季对此表示认同。他观察到,招工难在深圳等地区已经成为工厂的重大问题,而且这种难已经呈现出结构性,因为当地受过职业教育,尤其大学教育的年轻技术从业者很少。宗福季还说,中国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市场需求的升级,会为中国的制造工厂提供在“微笑曲线”两端增加涉及服务和设计等价值。
在跨国企业内部产业分工方面,金东官指出,德国本身很早就认识到不能跟中国等国家竞争大宗产品的生产,因此专注于高端研发与设计,而韩华的研发部门就在德国。他也指出,在国民职业教育上,德国队产业技术从业者的培养也是首屈一指。
当在问及跨国公司对在华投资研发领域的态度,金东官说,韩华的研发放在了德国,对于中国企业,他会担心中国的研发环境,因为中国产业内部的流动性很强,工程师之间跳槽流动很频繁,技术创新相对透明化,因此他谨慎考虑在中国加重研发所能得到的效益。他还说,跨国公司更多在适应本地市场等角度在中国进行研发的投入。
另外,与会者还对3D打印等制造业新兴话题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