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在英国出现的工业革命,对制造业生产和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当蒸汽机出现,生产量大幅上升,东主可考虑以分工(DivisionofLabor)和专门化(Specialization)方式,提升整体工业生产力。
然而,管理者必须协调不同工序以配合生产目标,亦需安排运输不同工序的中间制成品,维持畅顺生产。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发达工业国(美、英、德、日等)都出现工业聚集(IndustrialAgglomeration),国际贸易则有效扩大市场。
Baldwin认为第一次重要变化始于1830年。在工业革命的后阶段,科技进步发生在运输业,铁路和水路运输成本下调,国际贸易量大增,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改变了环球生产结构:(一)一些国家成功完成工业化过程──欧洲、北美和日本成为主要工业国。(二)一些国家经济增长起飞──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在蓬勃国际贸易中成功大幅拓展市场,加上创新研究成果多出现于工业产品上,这些国家经济起飞。(三)工业国和非工业国收入分歧扩大。(四)不同制造业货品的生产只出现于一些国家的个别地区。
Baldwin认为于1830至1980年间的环球化过程,工业生产集中于个别发展国家中的个别地区。便宜运输成本促进了工业产品生产,但生产过程相对复杂,不同工序的生产点必须邻近才易于管理。
无可否认,上世纪九十年代资讯科技革命的影响,令生产管理者更易安排和协调不同国家的工序生产,加上各国运输(尤指空运)基建和科技不断改善,不少生产工序可坐落世界不同国家。
Baldwin发现这阶段环球生产结构的两个特点:(一)由于工序于不同国家进行,个别国家的出口货值中,应包含来自其他国家的零部件,反映在环球供应链的角色。(二)环球供应链仍属地区性,主要为亚洲、北美和欧洲。
Baldwin指出第二阶段环球化出现的环球供应链模式,对环球经济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一)发展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下降,其他国家(尤指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上升。发展国家较专注提供科研、管理、法律、金融等高增值活动。(二)工序分配至发展中国家,技术和资金同时流入。(三)跨境经济活动再不局限于商品贸易,更包括知识产权、资金和服务。(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策略再不局限于规模庞大的工业化策略,只需设定政策方便企业加入环球供应链,包括设立出口加工区,更易推动经济增长。
过去二十多年,环球供应链为不少国家带来发展机会。然而,全球经济因素不会不变,环球供应链模式亦因应这些因素调整,中国和香港能否维持竞争力?经历多年经济增长,加上人民币升值和提高最低工资等,内地生产成本已难与越南、老挝等国比较。
若中国不上移至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工序,将难以维持在环球供应链的主要位置,香港贸易服务业亦受影响。中国能否成功转型属未知数,教育水平以至金融业的发展都是决定性因素。
美国在金融海啸后的复苏缓慢,失业率长期高企。一些学者认为是美国企业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不但减少成本,同时降低劳动力需求。若自动化科技不断改善,工序外流趋势将会逆转,众多参与环球供应链的国家(包括中国和香港)将面对冲击。无论中国或香港都必须提升生产技术和知识水平,极需创新能力,中港的人力资本质素能否接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