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前后或出现历史性转折
如果按照这6个战略来执行,通过对化石能源的控制,特别是煤和石油的控制,会在2030年以前显著解决污染的问题。发展这样的能源战略思想,是国家内部的需要,也是在国际上取得更好的战略主动权的需要。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应该是在守住环境底线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一种发展过程。我们现在还不够精心,粗放式发展相对较多,应该把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前列。
实现科学、绿色、低碳的中长期能源战略需要科技的支撑。能源战略不仅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会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支撑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基础研究层次,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概念。第二是新技术层次。特别需要提到碳捕捉利用和储存技术,每年中国就有80亿吨二氧化碳,如何储存?如果光是储存,没有效益,没人肯干。目前,我们把二氧化碳注入油气井,以此来提高采收率,已获得一些效益。但是,利用方式还需要创新。第三个层次则是一些重大工程。通过重大工程可以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预计到2030年前后,我国能源发展会出现一个转折,这个历史转折的标志点就是煤炭的年利用量越过峰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核电上规模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能取得技术突破,煤炭的洁净化达到较高的水平,天然气和水电开发有大幅进展,节能提效达到新的水平,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
中国能源结构的长远发展可以有三个阶段。目前这个阶段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石油、天然气占到90%以上。到2015年前后,非化石能源会超过10%,进入能源多元结构阶段,多元结构的标志就是非化石能源增多。多元结构阶段可能会持续一个世纪左右,然后会进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第三阶段。
三个阶段的变化是由三个原因决定的,第一,煤和石油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控制;第二,煤炭跟石油是不可再生的;第三,洁净能源的替代能力必将逐步提高。
讨论百年以上能源结构的战略意义在于,它可以使我们在方向上定性地判断各类能源的消长趋势,以此增强战略谋划和政策制定的稳定性。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目前面临着两场竞赛。第一场在国内,就是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和粗放式发展惯性很强并存,我们必须有效地把发展方式转变过来,转向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为导向的科学发展。第二场在国际。世界范围内的绿色低碳是一场竞赛。中国不能落伍,中国要想不落伍就不能沿袭一些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方式,代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