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缓解与根治产能过剩的措施

发布日期:2013-06-11 作者:网络

    选择了市场经济也就选择了产能过剩,适当的产能过剩可以促进竞争、增强产业竞争力。但因落后产能淘汰不了、新增产能低层次重复而频现产能严重过剩,则会妨碍产业结构升级,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产能过剩是市场中单个企业生产有计划、与整个社会生产无计划所带来的供给超过需求的现象。选择了市场经济也就选择了产能过剩。过剩可以促进竞争,竞争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结构优化。但因落后产能淘汰不了、新增产能低层次重复而频现严重产能过剩,只会妨碍产业结构升级,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为什么不太担忧服装鞋子等领域的产能过剩


    我国年产服装300亿件左右、鞋子140亿双左右。如果按国内人均甚至世界人均产量计算,我国服装、鞋子等领域的产能经常处于过剩状态。社会似乎并不太关注,老百姓还能从厂家频频降价打折等促销竞争中得到不少实惠。政府也不太担忧,过剩引发淘汰,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过剩、淘汰中不断提高。


    有人会说服装鞋子这些产品不重要,可由市场调节。这根本就不是理由。竞争性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重要性反映在供需关系决定的价格上,无论从买者还是卖者角度看,相同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重要程度完全相等。经济学中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或规律揭示出,对一个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经济体而言,钢铁、水泥比服装、鞋子重要。


    还有一条看似合理的理由,服装鞋子厂家的生产规模一般较小,调整产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强。钢铁等行业单个企业的规模确实比服装鞋子企业的规模大,但国际市场上许多钢铁企业的规模远大于我国钢企,印度米塔尔、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这些钢铁巨头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弱吗?我国多数水泥厂的规模并不大,如果企业规模小就容易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话,过剩应该与水泥行业无关,但现实并非如此。


    不太担忧服装鞋子产能过剩,并非服装鞋子领域没有过剩现象,也不是服装鞋子不重要,更不是服装鞋子比其他产业调整落后产能的能力强,而是服装鞋子厂家对当地财政收入、经济发展和户籍人口就业的贡献不显著,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机制发挥择优汰劣功能时,较少地受到政府干预,落后产能比较容易通过竞争淘汰出去。


    体制因素、违法违规使一些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难以被市场淘汰。部分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如炼铁、炼钢、有色金融冶炼、平板玻璃、焦炭中的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而且企业规模较大。即使企业徘徊在破产边缘,有关方面担心企业破产倒闭可能引发就业、社会稳定等问题,总会想方设法维持其生存。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择优汰劣的作用,落后产能淘汰不了。


    一旦某个领域出现这种情形,即使这个领域的产能已经饱和甚至过剩,市场活力较强的民营资本就会想方设法进入。新进入者较已进入者具有较强竞争力,总能以更低成本或更好质量的产品抢夺已进入者的市场。


    已进入者中缺乏竞争力的落后产能很难被淘汰出局,新进入者又不断拥入,整个行业只能是低层次恶性竞争。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周期性变化,加之国际市场需求不振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能严重过剩就会频繁出现。


    另一部分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如造纸、酒精、味精、制革、印染等,民间资本占较大比重。这部分产业中的相当部分投资项目上马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投资管理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这种情形在钢铁、有色等企业规模较大领域也同样存在)。基层政府基于财政收入、政绩等方面的考虑,对项目、企业的违法违规常常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支付或少支付资源环境成本,多数企业在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开工不足的状态下也能生存,甚至还有不菲利润,或暂时能生存,一旦熬到经济回升期还会有不错的效益。


    历次产能严重过剩,都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违法违规有关,如果严格执法,相当多的企业早已倒闭,或当初的投资项目根本就上不了马。


    过高的收益预期带来新兴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


    部分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的产能过剩,是行业发展初期的普遍性特征。一个新兴行业出现时,投资者对行业未来的市场需求、投资收益往往预期过高,对风险预期过低,常常会出现盲目扩张规模、蜂拥式圈地运动。当市场需求增长与预期相差较大时,产能严重过剩就会出现。


    少数重视技术研发、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产能过剩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巩固、扩大市场地位和优势。而不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管理水平较低的多数企业,则难免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整个行业在这种残酷竞争中成熟起来。这是新兴产业从兴起到成熟过程中很难避免的现象。如曾经出现过的互联网泡沫,就是互联网发展初期出现的产能严重过剩,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过剩引发的激烈竞争中倒闭破产了,但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整个行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如果政府干预失度,鼓励政策会进一步放大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市场上的羊群效应会很快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加剧社会资源的浪费。


    近期治标措施与长远治本考虑


    缓解产能严重过剩的近期措施,一是利用过剩时期产品价格低廉的有利时机,适度扩大民生领域的政府投资,上马一批迟早都要建设、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民生类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如棚户区改造、城镇地下公共设施、通村公路、防灾减灾工程、生态环境治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生命周期长,早建成早受益。利用产品价格较低时进行建设,能节省不少建设成本。


    二是在土地占用、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加强自上而下的执法。在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格局、干部业绩考评等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环境下,希望基层政府严格执法,淘汰损害环境、没有竞争力的落后产能,并不现实。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资源浪费及其对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治理过剩需要全局性的措施。严格执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确保政令畅通是中央政府的份内职责。尽管加强执法对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的长期效果有限,但毕竟可以淘汰部分落后产能,至少可以改变市场预期,阻止新的落后产能上马。


    三是鼓励公众监督。许多污染重、排放多的项目不同程度地以损害公众利益为代价,由利益受损方进行直接监督是一个好办法。前一个时期,四川什邡、厦门海沧等地区暂停、放弃损害环境、公众反响较大的投资项目,尽管在事情的具体处理上可能有欠科学、严谨,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意义,但显示了公众监督对粗放投资的抑制效力,有利于抑制过剩领域的产能扩张。


    根治产能严重过剩的长久之策,是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纠正资源错配的功能。历次治理产能过剩的实践表明,即使是严厉的措施如上大压小、区域限批等,均无法解决产能严重过剩问题。要根治产能严重过剩这一顽疾,除了完善体制、加强法治,别无良策。


    长期措施一是理顺不同层级政府财权和事权关系,改变基层政府执法难以到位的现状。通过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不敢轻易上马低层次的产能过剩项目。二是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真正体现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减少转嫁资源环境成本获益的项目上马。三是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利用公平竞争机制将落后产能淘汰出局。五是提高宏观管理水平特别是货币政策操作水平,管好总需求,避免货币信贷政策失当误导企业投资决策。


    当这些体制机制趋于完善时,企业依法开展投资、生产经营所形成的产能过剩与不足,都属市场运行的正常状态。除了极端状况如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过剩与不足问题。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