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重庆市政府主办,市经信委、市商委承办的2013年第十四届立嘉国际机械展览会在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开展。来自全球1500多家企业的3万多件机械功能部件、多种工业机器人,让市民大开眼界。
ABB、库卡、法拉克、广州数控等国内外数十家企业带来了他们的研发成果,展示了机器人代工的精彩画面。
机器人代工是未来趋势
展场上国产机器人和国外的形态并没有不同,机器手臂能够在制定程序下按照高标准完成工作。只见一只手臂完美地拐弯钻进车架内部的小洞里,进行焊接作业。
“一台机器人的效率可超过6个工人,而且能保证准确无误。”库卡公司展厅的负责人说,焊接工序三班倒按6个人计算,每个人年薪5万元,6人每年的总支出就接近30万元。如果在这个工序上使用机器人,只需要一台就行了。
“从长远来看,企业保持制造力,以机器人代工是必然的趋势。大型企业考虑机器人的技术,而中小企业担忧的是价格。”从事生产机器人组装件的聚研机床展台负责人说。
国产机器人走廉价路线
从工艺和品质上来讲,国外的机器人技术相对成熟。库卡从1973年就开始制作第一个工业机器人,国内最早的机器人公司沈阳兴松2000年才正式开始进入这个市场。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像库卡这样的国外机器臂最高负载能达到1300公斤,而国内的机器人在100公斤左右。
“事实上,正是由于国外机器人的高昂价格给国内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提供了机会,国内中低端市场成为国内机器制造企业的重要战地。”广州数控的陈先生说。
价格成为国内品牌叫板国外品牌的最重要因素。以搬运行业的机器人为例,国外机器人及其配套系统的价格往往在6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价格最低只需16万元,贵一点的26万元左右。
同时,进口机器人售后服务成本也非常高昂,部分产品年维护费要花掉1万元。
国外品牌占了80%市场
但是,仅仅依靠价格优势,国产机器人很难撼动国外机器人在国内所拥有的市场。
“大型企业仍然会选择技术过硬的国外品牌,而许多外资企业更是只考虑所属国的品牌机器人,这使得我们的市场仅限于国内中低端市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品牌商说,国内品牌的年产量平均在500-1000台。
在他们的市场调查中,80%的国内机器人市场仍在三五个国外品牌手里,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比不足10%。
“技术还是不够硬。当时我们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和相应焊装线购自国外,公司请来外籍工程师调试程序,为此支付的费用高达每小时几百欧元。这样不仅成本高,最后你还是离不开别人的技术。”该品牌商说,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主研发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