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给“第三次工业革命”泼泼冷水

发布日期:2013-04-19 作者:网络

    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推出,就迅速受到媒体和理论界的追捧。笔者承认同时也赞同书中关于新能源变革(注意,这里说的是变革,而不是革命)和绿色工业的观点,但不认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法,并且认为,是到了应该给这种一窝蜂地鼓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做法泼泼冷水的时候了。


    首先,里夫金所说的还不能称之为“革命”。工业革命(或者说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生产方式发生了能够被大范围推广的颠覆性革新。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工业革命发生的两个导火线,因为生产方式的变化往往是以动力强度的变化和生产指令传递效率的变化为基础的。但如果没有引起生产方式的有效突破,就算不上工业革命,而只能成为科技革命或者能源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根本原因是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促使生产所需的动力强度发生了质的飞跃,才使纺织产品摆脱了人力生产方式。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也正是由于电力的运用,使生产动力强度和生产控制精度发生了质的飞跃,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里夫金认为信息技术和能源的结合是引起每次工业革命变化的原因,这是不严谨的,至少把新闻媒体的出现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就很牵强——学习能力的运用不过是为了适应这种生产方式而已。当然,如果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出发,也不能说他不对,但至少这不是关键因素。


    其次,分布式(分散式)技术才是里夫金所强调的关键,然而,短时间还难以达到颠覆批量生产方式的地步。信息技术促成了分布式理念的进一步发展。里夫金对能源革命的描述也是建立在反复强调分布式技术的基础之上,本质上未见新意。分布式技术确实被看作是生产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力量,但目前看来,还只是批量生产方式的一个补充,因为所演化的模块化生产和下包制(丰田模式)只是生产方式的改良,严格说甚至只能算是商业模式的变化,还不能冲击现有生产方式。我也认为分布式理念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突破口之一,但不能就此看作是工业革命即将爆发的理由。


    再次,动力强度和控制精度的技术性突破一日不实现,工业革命就一日难以起步。


    对新事物、新概念的产生要包容,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浮躁地追捧,特别是在产业行为上,光伏产业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深思。工业的本质是生产,供给可以创造需求,但只有合理的需求才会有生命力。如果仅仅受工业革命这个概念的吸引,不做好基础技术积累和市场的培育,在产业环节匆匆强推所谓的新能源产品生产,只会导致浮躁并让我们再次陷入低端制造环节困局,过度投入和重复建设还会形成更大的浪费。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端机床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下一篇:从自动化到智能自动化 解读监控发展史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