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3D打印技术将“颠覆”仪器制造模式?

发布日期:2013-04-01 作者:网络

    近期,北京第一家3D打印体验馆正式落成。这项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如今正经历着从萌芽期进入成长期的转折点,不少人士认为3D打印技术将颠覆传统制造业模式,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


    3D打印技术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一系列快速成型技术的统称,其基本原理都是叠层制造。与普通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据报道3D打印技术应用已经渗入到生物医疗、航空、汽车、工业设计等多个行业,那究竟3D打印技术会给仪器制造带来哪些好处?它是否会“颠覆”目前的仪器制造模式?目前,国内仪器厂商是否已经使用了该项技术?


    多年从事仪器研发工作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透露,其课题组2011年就从美国购买了一台3D打印机,主要用于零配件及仪器外壳的制作。谈及3D打印机所带来的好处,关亚风表示,“有了3D打印机,可以很快地把想法变成现实,一个零配件模块最多只需24小时就能够完成制作,研发周期大大加快。另外,做仪器研发,有些零配件因为量小很难找到加工工厂,利用3D打印机就可以解决此方面的问题。”


    不过,关亚风也表示,目前,3D打印机用于批量生产还不太现实,成本太高,打印机本身价格就较高,中端大概10万美元,高端20万美元,而原材料也全部需要进口,以一个仪器普通零配件为例,如果传统模加工成本是100元,而3D打印机的成本则是3000元。3D打印机在仪器行业主要还是应用于仪器研发及制作样机阶段。


    国内多家仪器制造商表示目前均未使用到3D打印技术。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钢表示,对于3D打印技术有关注,在上海光谱获批的重大仪器专项研制项目中,公司计划购买一台3D打印机,不过也还处于前期了解和调研阶段。对于该技术的普及,他认为,3D打印技术也只能用于前期研发,并且目前仪器厂家对于3D打印机和原材料价格还不能接受。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LED产业产能过剩局面在2013年仍将继续

下一篇:山河智能钻机破纪录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