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同城对手三一重工推出股权激励三个月后,中联重科股权激励亦揭开“神秘面纱”。
2月26日,中联重科披露,公司拟向包括董事长、CEO詹纯新等高管在内的1549名员工授予权益2.3亿份。其中股票期权1.57亿份,限制性股票7397万股。
相比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股权激励更倾向于激励公司高层,分析人士称,这或许与中联重科性质类似国企,高管团队贡献较大、持股较少有关。
工程机械龙头力推股权激励,固然有监管层硬性要求的因素,但更大的内生动力源于行业的温和复苏。行业复苏之际,正是龙头们提振信心,内部挖潜的好时机。
行业统计显示,2012年12月,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7.35亿元,同比增长11.39%,环比增长32.06%。
“中联重科设定的行权条件并不低,这一方面源于对行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公司管理团队紧抓行业机遇的自我加压行为。”中信建投湖南总部研究总监刘亚辉表示。
高行权条件“自我加压”
中联重科披露,此次股权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高管、核心及关键技术人员、中层关键管理人员、公司先进个人,基本涵盖了带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团队。而此次拟授予的1.57亿份股票期权和7397万股限制性股票,分别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2.04%和0.96%。
股票期权首次授予数量为1.41亿份,行权价为9.3元,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4.77元,相比之下,三一重工的股票期权行权价为9.38元,限制性股票授予价为4.69元,两者股权激励价格大体相当。
中联重科此次激励对象为1549人,CEO詹纯新、董秘申柯等全部高管均位列其中,而三一重工为2533人,不包括董事长梁稳根、总裁向文波等数名创始人。
“从人数和授予股份数量上看,似乎中联重科的激励更偏向于高管团队,但实际上这中间另有原因。”资本行业人士坦言,中联重科带国企性质,高管在公司发展中付出颇多,而他们所持股份较少,股权激励适当倾斜更多的是对他们的一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