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部分民营电气厂商开始在成套柜市场一路向上,由低电压等级设备逐步向较高电压等级的设备市场渗透。眼看着低压成套柜已上演的渗透与混战剧情,在中压成套领域,重新上演,而此时,那些起步较早、渐成品牌的国内成套厂家早已将目光瞄向了有更高技术要求也更具诱惑力的高压和超高压设备。
回首国内电气行业20年来的风云,似乎已让人嗅出了些许破坏性创新的气息。
破坏性创新的“破坏业绩”
什么是破坏性创新呢?让我们从管理大师的案例中作个初探,并对照一下发生在电气行业的破坏现象。
1996年,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坦森教授(Claytom M. christensen)提出了“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概念。在他风靡全球的著作《创新者的困境》里,他举了小钢铁厂颠覆一体化钢铁公司的案例来阐释这一理论。
过去,世界上多数钢铁公司都是从大规模的一体化的综合钢铁厂起家的,这些工厂的业务范围从铁矿石开始,一直延伸到锻压产品。与之相比较,小钢铁厂则在电弧炉中熔化废钢,简单的技术使之加工成本比综合工厂低20%。
起初,小钢铁厂生产的钢质量很差,唯一的市场是用于混凝土加固的螺纹钢筋。对于综合工厂而言,钢筋的毛利率始终徘徊在7%左右,此类产品的总产量只占行业总产量的4%。而且,由于20%的成本差异,综合工厂根本无法在这个低端市场与新入者竞争。于是当小钢铁厂进军螺纹钢筋市场时,综合工厂非常乐于从这个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中退出,他们重新安排了生产线以生产获利更多的其他产品。
而小钢铁厂与综合工厂竞争时,成本的优势使它们对20%的可观利润感到满意,但当综合工厂退出这一市场后,竞争就只在小工厂间进行了。从那时起,钢筋价格暴跌了近20%,小钢铁厂们竞争的结果就是,降价、艰难维生、无法获利。
不过,小钢铁厂很快就瞄准了上一级产品市场:角铁、厚钢条和钢丝。在该细分市场中,一体化综合工厂在市场上能够获得大约12%的毛利润。对于小钢铁厂来说,这一市场非常吸引人,于是,小钢铁厂与综合工厂间的战火在上一级市场再一次点燃,而这一次竞争的结果与上一次一样,综合工厂非常乐于从这个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中退出。与毛利率较高的产品相比,在低端产品的投入不可能为它们带来更好的回报,它们重新安排了生产线以生产获利更多的其他产品。
同样的情节在建筑钢材市场再次上演。小钢铁厂再次解决了生产上的技术问题,成功进入钢梁市场。到20世纪90年代,最后一家综合工厂退出了钢梁市场的竞争。接着,在钢板市场,情节再次重复。到2001年,小钢铁厂的领头羊纽克钢铁公司的市值令最大的一体化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相形见绌,而同为综合厂商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已经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