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高铁建设项目6300亿元投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不断批准,城镇化建设政策拉动40万亿元投资政策的即将出台,据预测,2020年,我国将有36个城市拥有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达到11042公里。2013年,盾构机及旋挖钻机等掘进设备企业也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轨道交通大发展
近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施仲衡介绍,我国正以世界罕见的发展速度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截至2012年底,全国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2042公里,全国有35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估算完成总投资约2600亿元。
2013年,西安、天津、重庆等10个以上城市将获批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徐州、温州等市将作为新增城市获得批准。今年全年城轨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800亿元至2900亿元。
“到2020年,轨道交通总长将达到6000公里,每年增加大约500公里,这样的速度在世界上是没有的。”
施仲衡介绍。
盾构机需自主化
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一台盾构机使用寿命为掘进机10千米~15千米计算,国内盾构市场每年的需求量增加100台左右。
此外,每年出口到印度、美国等国家有30台左右。我国市场盾构机保有量约为300台。
目前,国内铁路建设规模将比原定规划增加90%,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规划的规模将进一步提高。届时,对轨道建设施工设备的需求将迎来高峰。伴随着国家新一轮的地铁建设热潮的到来,初步估算,至2015年,需要约600台盾构机。
现在,我国盾构机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我国盾构行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董必钦表示,与上世纪国外盾构机一统天下的局面相比,我国盾构机产业近年来发生了根本改变,形成了“北有北方重工,南有上海隧道,中有中铁隧道”的主体架构。国内已有近30家企业进入或准备进入盾构机行业,有些企业已可单独承接项目,具有自主开发、设计、制造、成套以及施工的能力和水平,正逐步实现自主化、本土化、产业化、市场化。
从企业结构上分析,目前国内盾构机企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类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即在原有装备制造链基础上形成的企业,这些企业基础良好。一类是施工企业转型升级后新成立的装备公司,这类企业原本就拥有市场,因此目前发展得比较好,占有国内市场比较迅速。另外一类则是由外资控股的中外合资和外国独资企业。这其中,合资企业往往由于有技术而没有市场,所以在选择进入中国时采用了跟地方政府合作的形式,其特点是外国公司控股、中国方面提供市场,核心技术仍在外国人手中;外国独资企业同样也是由国外掌握核心技术,如德国海瑞克、日本三菱等等。
总体说来,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与过去相比有很大改变,国内企业通过多年的努力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董必钦表示,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设备的性能,不断研发出适合国内使用的高性能的盾构设备,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多家上市公司受益
现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与盾构机相关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业通联和隧道股份。天业通联的盾构机已经下线并被应用于北京地铁14号线的建设中,拥有良好的业务前景。
但由于受公司传统高铁产品销售不理想的影响,该公司2012年上半年出现巨亏,也许在这样的预期下,天业通联的盾构机业务并不被市场看好,第四季度截至目前公司高铁产品没有新增订单。公司表示,毛利率降幅较大的原因是,报告期内高铁产品极少,去年同期高铁产品占比高且毛利率较高。
而另一家隧道股份将受益于上海黄浦江底最长公路隧道——虹梅南路隧道工程,据隧道股份2010年8月披露的信息,公司中标的上述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越江段新建工程,合同金额为29.9亿元,工期为1447天。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部分轨道投资真正落实,其盾构机业务的飞速成长或许可以期待。
旋挖钻机迎机遇
同为掘进设备的旋挖钻机在2012年可以说也迎来了建设“井喷”之年。2012年11月26日,北京、南昌、福州和乌鲁木齐等四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投资总额达1346.9亿元。在此两个月前的9月5日,18个城市、25条城轨项目规划获批,投资超过8000亿元。以此计算,2012年全年获批的城轨总投资规模接近1万亿元。这些项目将是拉动旋挖钻机产品销售量的有力支撑。
据在线产品中心收录的旋挖钻机就有245款产品,品牌达到了36个,分别是利勃海尔、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福田雷沃等。
专家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40万亿元投资的不断释放,基建、地产投资反弹和政府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包括交通、水利、城市建设、资源开发等在内的开发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为基础工程机械的销售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国际市场方面,自2005年三一实现旋挖钻机出口以来,以山河智能、徐工、三一、宇通重工和金泰为代表的企业都加大了出口的销售力度,目前,金砖国家、东南亚及非洲等地区的需求增加,出口市场也将成为旋挖钻机企业利润的另一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