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占比70%,煤炭提供了80%的电量。相较于其他能源资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便宜,这本是我国能源独立的基础,但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政府不得不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中,面对巨大的能源需求增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并不现实,也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法。因此,如果能源独立对于我国来说很重要,其难度会更大。
我国能源独立的现实路径
能源独立的解决方案其实比较简单,尽管有许多想象空间,现实的基本路径还是节流和开源。所谓节流,就是要提高能源效率,从生产和消费两端节能。树立节能意识应该有可为,当然,随着能源价格节节攀升,消费者也将转向更为节能的生活方式。 相对于节流,开源显得更直接一些。开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国内的石油产量,二是通过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我国陆上可以找到大型、超大型油田的几率越来越低,而既有的大油田又面临着资源枯竭、开采成本增高的难题。对可再生能源来说,尽管目前的开发成本和能源质量不占什么优势,但随着技术进步,可再生能源仍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虽然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我国核电事业发展有不利影响,但至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还不会改变我国核电发展的战略方向。
由于石油对外依存度相当,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和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应该和美国相似。但和美国不同的是,我国的能源资源可能更少,社会承受能力更低。那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从目前能源供需的现实情况来看,美国的能源独立是相对的,能源独立对于我国来说也是相对的。应该说,美国的能源独立是尽量减少对外依存,而不是媒体上说的成为能源净输出国。关键是,美国正在不断降低其能源对外依存度,而我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却仍在不断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