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小型PLC市场的格局和变化

发布日期:2012-08-02 作者:网络
     小型PLC之于工业的意义:
    如果我们把工业进行粗略的切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为原料获取与加工,譬如电力、油气、化工、水泥、造纸等;二为机械制造,譬如纺织机械、包装机械、电梯、塑料机械等,三为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譬如服装生产、食品加工、建筑施工等。
    其中机械制造是最重要的鼎足之一,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制造业的主角。虽然在个体上比不得原料产业或基础设施动辄就可称为宏大甚至伟大的工程,但胜在数量和品类众多,其在工业链条中的意义、实际的产值贡献和提供的就业岗位,甚至比前者要更大。
    许多象征意义的中国印象都来自于这个产业,譬如“中国制造”中所蕴含的低价或者低质,“劳动密集产业”所指的劳动力便宜和低自动化水平等。而这些印象的逐步提升和改变,也都源于机械制造业的提升。机械不断由低端向高端演进,同时数量也不断加大,意味着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更高的技术程度。
    中国工业的核心变革,并不在于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大项目的投入,而在于这些众多甚至有些草根的制造业的进步。
    从技术上判断机械制造的水平,一方面是机械件的设计和加工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其自动化的程度,传动和运动控制能否达到设计水平,人机界面是否友好和灵活,等等,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核心的、高性能的、稳定的计算和处理中枢,即PLC——可编程控制器,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而在机械中使用的,80%以上是小型PLC。
    经济的命脉为工业,工业的命脉为机械,机械的命脉则由小型PLC掌控。
    2011年中国的小型PLC市场销售额约为27.3亿(去税)。
    小型PLC的市场格局:
    小型PLC的技术源流主要分为两派,日系和欧系。前者以三菱和欧姆龙为代表,后者则以西门子为首。
    从进入中国的时间看,日系占优。最早占据市场的是光洋(Koyo),二十年前风光一时,但在中国的经营并没有跟上步伐。逐渐份额被三菱欧姆龙所取代。地点则以华南为中心,伴随着轻工业的发展,以日系设计主的原型机械不断引进,三菱欧姆龙的产品也不断源源不断从香港进口而来。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自动化巨头西门子在中国的根植和经营不断深化,其代表性的小型PLC产品,S7-200逐渐现露头角。不断获得用户,尤其是大型OEM的青睐。
    到今天为止,从金额上看,西门子在小型PLC市场占据第一位,份额略超过30%。三菱仅随其后,约为四分之一。欧姆龙在11%强,台达则略过8%。
    从份额上讲,也可以看到,在两大流派的竞争缝隙中,也有新的品牌诞生发展。最为典型即是台达。其研发生产PLC不过十年,从技术上看主要跟随日系风格。但优势的价格定位,基本过关的品质,加上到位的售前技术支持(这需要较低的人力成本才能支撑)和变频器已经形成客户基础和市场认知。使得其飞快的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如果不看金额,而仅从台套(CPU数量)来看,台达已经和西门子、三菱等大厂处在一个数量级,其市场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需要描述的本土厂商的发展,尽管还不能称为成气候,但是一些力量已经在酝酿之中。大约有10-15家本地公司已经推出了小PLC产品。其流派也大约分为三到四种。一类是生产与大厂,譬如西门子,兼容的外围模块产品,伴随着量的积累,也开始逐渐仿制PLC本体。二类则是生产其他FA产品的公司,譬如变频器或HMI厂商,通过在多年经营或者上市或取得资金和经验,开始逐渐完善FA产品线,小PLC无疑是关键一坎。三类则是过程领域的自动化大厂,其已经在DCS领域取得了相当成功,业务拓展使其试水小PLC市场。四类则是一些原发性的控制器厂商,从某些行业定制的工业控制器出发,尝试开发PLC类的通用工业控制器平台。但无论是哪一类,或者研发力量不足、或者制造水平不过关、或者缺乏OEM市场营销的经验和渠道,现在能够在市场份额上得以体现,还没有。潜龙在渊,其时未到。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安捷伦收购 AT4 wireless 测试系统业务

下一篇:关注电动汽车的未来——菲尼克斯电气最新VIP客户电子杂志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