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部地区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储藏丰富,不是地方政府及企业为开发这些资源,抢占自然资源,在没有经过国家审批的情况下大肆开发,由于监管不力,造成这种现象越演越普遍,事实上,目前煤制气项目“抢跑”的并非神华一家,在新疆、内蒙古等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煤制气项目正成为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已成为一棵巨大的“摇钱树”。
以大唐赤峰煤制气天然气项目为例。该项目总投资257亿元。根据规划,在2012年达产后,年产天然气40亿立方米,上缴税金11.6亿元。
“为了吸引业主的煤制气投资,新疆、内蒙古地方政府都许诺了给予投资方巨量的煤矿资产。”有熟悉招商程序的投资者称。
除此之外,国内天然气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也令煤制气拥有越来越好的市场前景。根据息旺能源的统计,国内拟建、筹建的煤制气项目竟多达近30个,项目总产能逾数千亿立方米,中石化甚至为此启动了投资额达数千亿元的新浙粤和新鲁煤制气管道工程,希望能将这些资源引向浙江、广东和山东等天然气需求旺盛市场。
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刘志光告诉本刊记者,按照“西气东输”二线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定价公式,当国际石油价格为80美元/桶时,“西气东输”二线霍尔果斯门站价2.2元/立方米,城市门站平均价格达3.28元/立方米。
若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每立方米生产成本为1.059元-2.151元,煤制天然气竞争力明显高于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
“受到煤制气前景的推动,现在新疆煤制气招商过程中,配套的煤矿资源已大幅涨价,从过去的1元/吨以下,飙升至8元/吨上方,甚至有的地方已达30元/吨以上。”上述熟悉招商程序的投资者称,“政府应尽快推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新规,以便化解类似鄂尔多斯项目一样的‘抢跑’。”
国家如果不加大对煤制气领域的监管,无异于给其他蠢蠢欲动的企业释放一个错误信号——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