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冲击全球各行各业的“缺芯”阴影仍挥之不去。虽部分长短料缺货问题有所缓解,但晶圆产能紧张、芯片价格高涨、交期漫长仍然充斥着整个产业。
芯片交货时间延长增速一直不稳定, 2021年12月再次回升,刷新历来最久交货时间纪录。
据彭博社报道,市调机构Susquehanna的报告显示,12月芯片交期拉长至约25.8周,比11月增加6天,也创下2017年开始追踪数据以来的最长纪录。这一趋势的呈现引发业界担忧。
4-12月芯片交期数据汇总
晶圆代工价格全面上涨,没签长约价更高
芯片交货时间延长反应上游晶圆代工产能仍吃紧。
据了解,目前超过半数晶圆代工厂客户选择签订2-3年长约,而且客户不仅没有议价的空间,更不敢随意砍单,因为只要削减订单量,产能很快会被其他客户取代。若没签订长约,价格涨幅还会更高。
年前,多家芯片代工厂都已经公布新一年的芯片代工涨价规划,上调幅度普遍达到10%到20%:
WiFi芯片厂调涨,恐引来业界效仿
受晶圆代工价格上涨等成本影响,已有芯片供应商宣布调涨产品价格。
据电子时报消息,台湾网络通信芯片供应商瑞昱半导体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提高Wi-Fi SoC和以太网芯片的报价,以反映代工成本的增加。业内担心,瑞昱半导体涨价会引发业界效仿,令更多芯片供应商调高价格。
报道称,用于消费应用的网络芯片预计将在2022年达到市场平衡,但用于基础设施、汽车电子、商业和工业应用的网络芯片将在今年稳步增长,进而推动供应商提高价格。
预计网络芯片的平均价格上涨幅度为5%,以弥补代工成本上涨约10%的部分。
据了解,网络芯片大多使用28-40nm的成熟工艺节点制造,有些则迁移到16nm。业内人士称,在2023年成熟节点新增产能得到释放后,网络IC价格才可能在市场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回调。
存储芯片价格回弹或快于预期
去年第四季度存储芯片由于消费端市场需求平淡,长短料情况明显等原因,导致品牌端、代理商的库存水位处在较高阶段,其价格以下跌趋势为主,外资普遍预期存储器在2022年Q2后才会明显升温。
但业界认为,晶圆代工厂华虹厂区跳电,NOR芯片龙头兆易创新产出受阻,加上三星转移生产线效益延续,多因素叠加可能让存储芯片的价格快于预期回弹。
据台湾经济日报,NOR芯片龙头旺宏卢志远预计,车用、AI、5G等高密度NOR芯片持续缺货,NOR芯片本季延续涨势,将是连续六季涨价,创历来最长涨势。
此前NOR芯片报价“只跌不涨”,尤其去年下半年市场需求强劲,带动价格一路走高,已连续五季涨价。
利基型存储器设计商晶豪科总经理张明鉴则认为,利基型存储器市场情况将提前一季在本季落底,下季起将缺货并涨价。
他还认为第2季利基型DRAM价格可能看涨,但目前都还没正式定案,全年来看,第3季在传统电子业旺季,将是晶豪科全年业绩最好的一季。
据其分析,三星已发出将既有利基型存储器产能移转至生产CMOS影像感测器的通知,但DDR3等利基型存储器需求仍相当大,三星不做之后,供给马上就缩减很多,虽然不少厂商相继加入DDR3以下利基型市场,但目前良率不高、相容性也不好,还要一段时间才能追上。
5家芯片大厂1月正式涨价
瑞萨电子:全线调涨10%
瑞萨电子宣布,2022年1月1日起全线产品价格调涨10%,其中就包括了瑞萨新收购的Dialog 产品。涨价原因主要是前端(晶圆)、后端、测试和封装以及原材料的产能限制,导致供应商大幅增加了成本。
东芝:部分产品调涨
东芝宣布,因原材料、物流和其他供应链的价格不断上涨,公司在盈利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东芝自身已无法消化成本,故决定将于2022年对部分产品进行调涨,光电耦合器则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涨价,具体涨价幅度尚未公布。
高通:调涨蓝牙类产品
高通宣布,从2021年12月31日起将对其旗下的蓝牙类产品进行第二次价格调涨。其中,QCC51XX系列将调涨17%,QCC30XX系列调涨6%,CSR8670/CSR8675涨价21%,CSR8811系列涨价15%,CSR8615/CSR8635涨价13%。
据了解,该公司的网络通信芯片依旧严重缺货,AR8031、AR8033、AR8035系列供不应求,预计今年原厂产出更少,部分型号将停产。
Melexis:全线涨价15%
Melexis(迈来芯)公告,将从2022年1月1日起对全线产品涨价15%,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及各方面的成本上涨。
泰科电子:更新价格应对成本上涨
近日,泰科电子给客户发布调涨通知,表示将于2022年1月起更新价格,以应对市场上物流、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新价格将适用于2022年1月3日起的所有发货。
缺料冲击整机出货,Q1仅PC受影响较轻微
集邦咨询调查显示,零部件缺料状况至今日仍未明确纾缓,整体将持续冲击相关整机出货,预期2022年第一季仅PC类别受影响程度较轻微。
该机构表示,相较手机与服务器整机,长短料不齐对PC与笔电端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轻微。
自2021年11月起,长短料中的短料缺货情况有部分已缓解,目前吃紧的零组件除SSD PCIe Gen3控制IC是因为英特尔新平台转换延迟交货,因此造成短期青黄不接现象导致供货周期约8~12周,其余如Type C、WiFi、电源管理IC都在逐渐缓解中。
预期PC和笔电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ODM厂笔电出货量减少5.1%。
服务器方面,伴随着疫情不确定性引发的追单行为,叠加过往累积的需求,FPGA与电源管理IC等IC去库存化速度加快,追单需求仍较为迫切,整体市场依旧吃紧。目前FPGA供货周期来到50周以上为最长,而网络通信芯片的供货周期则有明显改善,由原先50周以上已缩短至大约40周。集邦咨询预期服务器整机出货则呈现季节性衰退、季度减少约8%。
智能手机方面,缺料情况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已逐渐缓解,2022年第一季供应链情况基本延续前一季度的表现,预估该季度生产表现减少约13%。目前较为吃紧主要包括4G手机芯片及OLED驱动IC、触控IC。
小结
在各大芯片代工厂和IDM大厂的新增产能上线之前,缺芯问题仍难解决,业内普遍认为缺芯潮将持续到2023年。这意味着,2022年仍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
这一年,半导体市场更加变化多端,产业链不仅要能围绕市场需求及行业趋势动态升级产品技术,还要艰难争取供应链资源支持,以获取更多技术积累和业绩增长,同时还要警惕部分产品需求趋缓,库存提高而导致产品过剩、价格下跌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