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22734是全球水电解制氢装置的安全规范,ISO 22734:2019是“一体式”的标准,覆盖工业、商业和住宅用途;最新的修订版ISO 22734-1:2025则拆分为多个部分出版,其中part1 仅聚焦“安全”要求,引入了重大创新与改进,旨在推动氢能技术安全与技术进步的整体性发展,首次强制要求风险管理、气体压差监测、功能安全(SIL/PL)与网络安全等,为兆瓦级电解槽、氢储能系统和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提供合规依据。一套标准直通CE、PED、ATEX,让氢能项目从设计、认证、出口一步到位。

ISO 22734-1:2025标准要点速览
1.安全框架
由“控制技术导向”改为“全面风险管理”,新增残余电压/电荷、氧气流量、管道水分等评估项。
2.气体交叉
首次针对氢氧交叉污染风险提出要求,该现象可能导致爆炸性混合物形成,要求监测电池堆中氢气侧和氧气侧的压差并给出最小运行参数(电流、温度、压力),新增附录 C 技术指南。
3.功能安全
在原有 IEC 61508/61511 基础上,正式引入 IEC 62061 与 ISO 13849,便于和不同机械/工厂安全体系对接。
4.网络安全
新增强制条款——所有可远程控制的电解系统必须符合 ISO/IEC 27001,并在全生命周期内实施防止未授权访问的措施。

皮尔磁氢能安全“三件套”
作为安全领域的专家,皮尔磁PILZ在氢能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用户一站式搞定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机械安全,从样机到量产,提供涵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

ISO 22734-1:2025 并非是简单的修订,而是“拆分 + 扩展技术路线 + 法规对齐”的一次结构性升级,是把氢安全从“设备级”推向“系统级+网络级”的里程碑式的变化。在做产品认证或设计变更时,应重点关注 AEM 电解槽新增条款、风险管理流程简化以及压力术语与 PED 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