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业制造领域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痛点。在不少生产工序中,人工主操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主操员需时刻紧盯着多个系统画面,实时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控,单日操作次数最高可达数百次,劳动负荷极大。更关键的是,部分工序的生产效果高度依赖人工操作水平,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设备停机率、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颇高。然而,人工积累的经验往往难以用精准的语言描述和有效的方式传承,这使得新的优秀主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严重制约了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大量工业生产环节依赖人工实时监控和干预
面对行业痛点,宝信自主研发的 AIC(Artificial Intelligent Control)系列AI 智控产品应运而生,成为破解工业生产难题的关键利器。该产品能够全方位支持工业场景下 AI 模型从研发、应用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工作,助力 AI 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推广。其内嵌了宝信自研的高可靠、高安全、高实时的AI主操技术,可在工业生产关键设备上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在常规生产过程中,它能够完全替代人工主操,自主完成对各系统的监控,并根据生产需求精准调控设备参数,且在控制精度、生产效率、产品良率等核心指标上,丝毫不逊色于优秀人工主操的操控水平。

宝信AIC系统的端到端系统架构
不仅如此,宝信 AIC 智控产品还为高要求、高复杂度的系统级AI模型从0到1的研发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一方面,它搭载了丰富的“模型零部件”库,研发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轻松获取所需组件,大幅降低了研发的基础门槛;另一方面,它提供了流程化的研发指导和标准化框架,引导研发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帮助其快速搭建起一套可有效解决智控问题的、复杂的、系统级的AI。同时,该软件还涵盖了 AI 模型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功能支撑,从研发初期的技术支持到应用后的维护保障,全方位确保开发成果具备高质量、高性能的落地应用效果,以及良好的可维护性。
凭借卓越的性能,宝信 AIC 智控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孵化的首个冷轧连退 AI 主操,自2023年9月起,日均投用率可稳定大于90%,实现业内首套同类工序的工业级应用,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设备实时智能控制领域的应用树立了标杆。截至目前,由宝信AIC 孵化的 AI 主操已在某冷轧厂正式投入使用超过3年,在单机组累计生产钢卷超过 8.5 万卷,与平均工龄大于 10 年的传统人工主操生产实绩对比:生产成本降低 3.79%;生产稳定性显著提升,带钢跑偏等相关问题的发生频次降低 42%;产品质量大幅改善,改判率(次品率)下降 49%,废品率下降 33%;生产效率也实现突破,产量提升 3.98%。实现了生产力的全方位、跨越式提升,而且将难描述、易流失的经验转化为完全可控、支持不断升级的AI主操软件资产,为工业生产力、生产技术新质化升级开辟新路径。

AI主操近两年所获重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