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厚度仅6毫米!我国稀土永磁电机实现“超薄”突破

发布日期:2025-08-07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网络
 
  2025年8月5日,内蒙古包头市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传来重磅消息: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正式建成投产,其首款成熟产品——厚度仅6毫米的稀土永磁轴向磁通电机凭借突破性高性能,引发国内外行业高度关注。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稀土永磁电机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实现关键跨越,为全球新能源装备制造赛道注入新动能。
 
  稀土永磁轴向磁通电机(左)与传统径向磁通电机对比图。摄影:刘瑞龙
 
  此次投产的稀土永磁轴向磁通电机,采用自主研发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与盘式结构设计,厚度较传统电机缩减超50%,功率密度却提升30%以上。项目负责人介绍,该电机通过磁路优化与智能温控技术,解决了轴向电机易发热、效率低的行业痛点,在-40℃至120℃宽温域下仍可保持97%以上效率,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等高精度场景。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7%,但高端应用长期受制于人。此次示范线落地,不仅实现了稀土永磁材料从“原料输出”到“高附加值产品”的跨越,更通过智能产线将电机生产周期缩短60%,良品率提升至99.2%。工信部相关人士指出,该技术突破将助力我国在新能源驱动系统领域打破日欧垄断,预计未来三年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超百亿元产值。
 
  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全球稀土永磁电机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200亿美元,其中轴向磁通电机因体积小、效率高,被视为下一代驱动系统的核心方向。此次包头示范线的投产,使我国成为继德国、日本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德国电机协会专家评价:“中国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标准优势,这一模式值得全球关注。”
 
  据悉,该中心已与比亚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批产品将于2026年应用于新能源物流车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项目团队透露,下一代超薄电机厚度将挑战4毫米,并集成无线充电功能,持续巩固我国在稀土高端装备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宝信软件】AI应用连连看|“AI点巡检”,设备管理新模式

下一篇:【致远电子】500米?850米?ZM602模组通信距离远超想象!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