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
台风“竹节草”裹挟着暴雨在2025年7月30日强势登陆上海,7月31日01时00分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当最后一滴雨珠从陆家嘴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滑落,城市已悄然苏醒。外滩江面水位缓缓回落,昨夜还轰鸣作业的移动泵车陆续熄火,防汛人员布满红血丝的眼中映出平静的街道——上海又一次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
在这场风雨洗礼中,上海以一套科学防御、高效响应、智慧支撑的排水管理体系,交出了城市韧性建设的答卷。
未雨绸缪的科学防御
在台风“竹节草”登陆前48小时,上海防汛体系已进入精密运转状态。浦东新区水利中心在7月28日10时启动内河水位预降调度,15座水闸协同作业,在短短25小时内排出1976.05万立方米水量——相当于抽干1.3个西湖的水量,将内河水位精准控制在2.4米以下的安全容量区间。与此同时,在青浦区的122个圩区,水利泵闸系统根据市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实施“乘潮排水”,通过一线闸门自排与泵站强排相结合,四大水利控制片水位在29日8时前全部达到预降标准。
上海的地下“血管”系统同样经历了一场深度清洁。在闵行区,116名养护人员翻开了古龙路沿线的雨水口,清除可能阻塞排水的落叶杂物。数据显示,全区累计巡查排水管网83.96千米,清捞窨井5837只、进水口5363只,甚至5363只截污挂篮也被逐一清理。同样的场景在全市复制:普陀区疏通5公里雨水管网,80个雨水井重获畅通;虹口区对香港路虎丘路等历史积水点进行管道疏通;崇明区泵站完成全面检修...这些精细到每个雨水口的作业,为后续大雨来临时快速排水奠定了基础。

*上图来源:上海市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工程性防御措施同步展开。青浦区9辆大型移动泵车抵达国家会展中心等重点区域,整体排水能力达到每小时2.24万立方米;浦东新区在沿海主海塘加强防潮闸门管控,防止风暴潮叠加暴雨的双重侵袭;普陀区则对410株行道树进行加固,消除树木倒伏砸坏排水设施的风险。当7月28日20时市防汛指挥部启动Ⅳ级响应,全市116支防汛突击队、580名队员已全员集结待命,17辆移动泵车于次日13时完成布防,形成一张覆盖全城的应急排水网络。
高效协同的应急响应
随着“竹节草”带来的暴雨席卷上海,市政排水系统迎来真正考验。浦东新区周浦地区小时雨量突破50毫米,镇区道路瞬间积水。预先部署在此的移动泵车立即启动,抢险队员冒着暴雨安装排水软管,仅用40分钟就排空积水,恢复道路畅通——这是“一点一车一队”驻点保障机制的成功实践。同一时间,在临港新片区,水闸管理人员彻夜监控内河水位,通过动态调度将水位牢牢控制在2.38米以下。
当台风中心掠过上海同纬度时,数字化指挥系统展现出强大效能。在上海市水务局指挥中心,大屏实时显示着全市116个降雨监测点、580个管网水位监测点的动态数据。通过水务“一网统管”平台,管理人员可随时调取重点区域监控视频,根据积水情况远程控制泵站运行参数。青浦区水务一体化平台则接入气象雷达回波图,结合河网水力模型预判未来3小时积水风险,提前向易涝小区发出预警。技术赋能下的精准防控,使防汛排水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干预。
*上图来源: 上观新闻
台风过境后72小时,灾后恢复机制立即启动。闵行区排水所组织对56座泵站进行设备检修,更换因长时间运行磨损的机械密封件;静安区针对威海路一处因树叶堵塞导致排水缓慢的点位,制定出“增加路边滤网”的改造方案;而全市排水管网也开启新一轮排查,利用管道机器人检测暴雨冲刷后的管道结构状况。这种“应急+善后”的无缝衔接,**限度降低了台风对城市运行的长远影响。
智慧排水的技术支撑
“竹节草”台风的应对实践,成为检验上海智慧水务建设成效的试金石。在浦东新区防汛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大屏即显示张家浜泵站的实时运行数据:水位2.1米,三台水泵负荷87%,排水流量15.6立方米/秒——这些信息来自泵站内安装的物联感知设备,通过5G网络每30秒回传一次数据。作为上海水务海洋数字孪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已新增1000处管网水位监测点,基本形成覆盖“厂、站、网”的排水监测体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调度系统的突破性应用。当7月29日暴雨峰值来临,黄浦区排水系统面临上游来水压力,中央控制系统自动生成调度方案:先开启成都路泵站强排降低主干管水位,再调度延中调蓄池收储20万立方米雨水,最后通过其他道路路泵站错峰排放。这种基于水力模型与AI算法的协同调度,使管网负荷始终控制在安全阈值内,避免了传统“各自为战”调度模式可能导致的局部溢流。
上海在数字孪生领域的探索同样令人瞩目。在青浦区,淀山湖数字孪生系统整合了气象卫星、地面传感、无人机巡查等多源数据,构建出虚拟的“数字淀山湖”。当“竹节草”逼近时,系统模拟出不同风速风向下的湖区波浪传播模式,预判金商公路堤防可能出现的越浪风险,指导管理部门提前堆放防汛沙袋。同样的技术也应用于地下世界:浦东新区建立的排水管网数字模型,能可视化展示管道淤积程度和水流状态,为养护决策提供科学依
这些智慧排水实践背后,是上海在感知网络、算力支撑、数据整合三个层面的系统建设。根据三年行动计划,上海正推进物联感知平台建设,统一规范传感设备标准,实现“水务神经元体系应接尽接”;在算力层面,依托政务云平台扩展网络带宽,构建专用物联通信网络;而数据底板建设则致力于打破“信息孤岛”,将气象、交通、水务等部门的监测数据融合为统一决策依据。正是这些看不见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着上海在极端天气下依然保持从容。
韧性城市的持续进化
尽管成功抵御了“竹节草”侵袭,上海排水系统在台风中仍暴露出薄弱环节。在杨浦区老工人新村,部分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地下管网因口径偏小导致排水迟缓;虹口区两处施工路段因临时排水设施能力不足形成短时积水;而风雨过后检查更发现,浦东沿海某工业区因地面沉降导致管道接口错位,存在渗漏隐患。这些问题的暴露为城市韧性建设指明了提升方向。
*上图来源:上海水务局
针对这些短板,上海已启动针对性改进计划。在基础设施层面,浦东新区将结合“十四五”排水规划,在临港新片区新建3座雨水泵站,改造18公里合流管道;闵行区则计划在古美区域试点“海绵城市”改造,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减缓管网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智慧化升级:根据数字孪生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将在2025年底前新增200个二次供水监测点、1000处管网水位水质监测站点,特别加强对雨污水管网、泵站、调蓄池等关键设施的运行监测。
从更长远视角看,上海排水系统的进化方向已清晰显现:
分布式设施普及:在新建社区推广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分散式排水设施,减轻管网压力
智慧管网迭代:应用管道机器人、声学渗漏检测等新技术实现管网自主感知
韧性标准提升:将防洪排涝标准从“二十年一遇”逐步提升至“五十年一遇”
数字孪生覆盖:完成中心城区排水系统全要素数字建模
这些改进不仅关乎技术升级,更体现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从追求“迅速排水”到构建“弹性适应”的系统,从依赖灰色基础设施到蓝绿灰基础设施协同,从被动应急到主动防控的深刻变革。
水技术创新与全球对话
当上海还在总结“竹节草”台风防御经验时,一场将深刻影响未来水务发展的盛会已在筹备中——Aquatech China 2025亚洲水技术展览会定于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荷兰Aquatech全球系列展的亚洲旗舰站,吸引550余家参展商与20,000名专业观众,为上海排水技术创新、水处理行业同仁提供国际对话平台。
为了推动供排水行业的绿色转型,协同韧性城市持续进化,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水处理展览会·中国展暨Aquatech China 2025亚洲水技术展览会联合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同期举办“2025供排水绿色低碳节能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期间主要议题有:
*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供排水系统优化设计与规划
*新型节能设备在供排水领域的应用及案例剖析
*数字化技术赋能供排水节能管理与运营
*供排水行业碳减排政策解读及应对策略
展会现场观众还将可能看到企业带来的最新技术:上海在台风防御中应用的排水管网实时监测系统(目前已升级至第三代),传感器体积缩小60%而续航提升一倍、基于AI算法的暴雨内涝预测模型,可将预警精度提高到街区级别、移动泵车远程调度平台实现“滴滴式”抢险资源调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与城市排水直接相关的创新展示,如下技术将助力上海解决台风中暴露的基础设施短板。
智能井盖系统:
集成水位传感与防坠网,实时监测管网状态
管道修复机器人:
采用UV光固化技术非开挖修复老旧管道
分布式调蓄设施:
模块化雨水储罐可嵌入城市地下空间
排水系统数字孪生平台:
实现从泵站到管网的全程可视化管控
从更深层看,Aquatech China搭建的不仅是技术展台,更是全球治水智慧的交流场。展会现场将邀请来自上海市排水行业协会、上海市水利学会、工业废水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水务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上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水务泰和污水处理厂、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11月5-7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观、莅临。
风雨过后,上海街头重归平静。上海的故事证明:真正的治水智慧,既在搏击风浪的实战中淬炼,也在开放合作的平台上升华。当科技与自然对话,当经验与创新交融,城市终将在水的韵律中找到永恒平衡。
关于我们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水处理展览会·中国展暨Aquatech China 2025亚洲水技术展览会将于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办。作为专注于水、服务于水的水处理行业风向标展览会,Aquatech China展品覆盖水处理全产业链,包含净水、水与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给排水管网及泵管阀、过程控制与自动化管理、智慧水务等领域。展会背靠荷兰母展近60年水处理展会经验与资源,辐射亚太地区水处理行业,是全球水处理人技术交流、商贸往来的优选专业平台。
官网:https://www.aquatechexpo.com
观众预登记:https://aquatech.expotec.com.cn/?member/register&code=Media-CAZZW
展位咨询
华辰阳 先生
电话:13621883675
邮箱:a.hua@aquatechexpo.com
|
观众参观
倪女士
电话: 15618707710
邮箱:cupid.n@global-rai.com
|
扫描获取更多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