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Intel已正式宣布,放弃原定在德国马格德堡建设超级芯片工厂的计划。与此同时,该公司也终止了在波兰新建工厂的安排。这一决定是公司在第二季度财报发布期间公布的,反映出其更严格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策略。
英特尔表示,此举是为了优化生产资源配置。据公布数据,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为1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然而,净亏损却扩大至29亿美元,远高于2024年同期的16亿美元亏损。为应对持续亏损,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已启动一项激进的削减成本措施,计划在年底前裁撤大约四分之一的员工岗位,约25,000人。大部分裁员通知已在7月初发出,其余则将通过自然流动及其他方式逐步完成。
原计划中,英特尔将在马格德堡建设两座现代化芯片工厂,总投资约为300亿欧元,预计创造3,000个工作岗位。该项目曾被德国政府视为推动本国半导体战略的重要一环,承诺提供高达99亿欧元的国家补贴。根据早期规划,项目应于2024年动工,2027年至2028年间投产。然而,自2023年9月起,项目即被宣布推迟两年,如今则彻底搁浅。
英特尔前任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曾强调,马格德堡工厂将采用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有望帮助英特尔重新赶超主要竞争对手。然而,由于该公司在高性能服务器芯片以及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长期落后,尤其在智能手机市场被高通和台积电等对手超越,英特尔的整体市场地位不断下滑。
此外,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以及美国对外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令企业与消费者延后采购决策,从而进一步加剧英特尔的经营压力。陈立武已表示,未来将仅在市场需求明确时才推进新建工厂计划,甚至也将放缓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厂房建设。
此次项目终止不仅对英特尔的欧洲扩张战略构成打击,也对德国本土的半导体投资环境带来挑战。德国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吸引全球芯片制造商,以减少对亚洲市场的依赖,此次英特尔的撤退无疑将引发更多关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