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标志着这个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基建工程”正式落地!与重大工程密切相关的电机及相关行业由此迎来重磅利好,随着工程的推进将释放千亿以上规模电机市场。

国家批准,开发价值巨大
数据显示,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在6.76亿千瓦以上,为世界之最;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2亿多千瓦左右,占全国的30%,居各省区市之首。
西藏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干流。其中,雅鲁藏布江流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理论蕴藏量近8000万千瓦,其下游的大拐弯地区更是“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在50公里直线距离内,形成了2000米的落差,汇集了近7000万千瓦的技术可开发资源,规模相当于3个多三峡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但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接续基地,西藏自治区目前水电资源开发程度极低,仅为技术可开发量的1%左右。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简称“雅下工程”)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电项目,其电机配置规模和技术要求均属世界顶尖水平。综合公开信息,该工程的电机需求如下:
该工程共规划建设大概需要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在6000万~8100万千瓦之间(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其中主流数据多采用约60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
机组数量:工程计划安装93台水轮发电机组。
常规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约65万~87万千瓦(以总装机6000万~8100万千瓦、93台计算。
高端机组:部分机组采用全球领先的500兆瓦(50万千瓦)冲击式水轮机,为当前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机型;另有规划显示将配备150万~200万千瓦的超大容量机组(现有世界纪录的1.5~2倍)。
机组类型与技术特点
冲击式水轮机:适用于高水头(超500米落差)工况,雅下工程将批量应用500兆瓦冲击式机组,由东方电气、中信重工、国机重装联合研制,具备抗磨蚀、高密封性(误差±0.02毫米)等特性。
混流式水轮机:部分机组可能沿用藏木水电站成熟的混流式技术(单机85兆瓦),但整体容量升级。
转轮采用06Cr13Ni4Mo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单台重300~400吨,耐高压和低温腐蚀,发电机定子/转子需高端硅钢片+结构钢,单台耗钢2000~2500吨。
建设进度与订单分配
时间规划:设备招标预计于2030年前后启动,2035-2040年分批投产。
总建设周期约10~15年,首期机组计划2030年发电。
供应商份额 :国内龙头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主导(占国内水电设备市场份额61%~94%)。
单台500兆瓦冲击式机组造价约3.5亿~5亿元,总设备订单价值预估535亿~954亿元。
总结
雅下工程需93台水电机组,涵盖常规混流式与全球顶尖的500兆瓦冲击式机型,单机容量从65万至200万千瓦不等,总装机约6000万~8100万千瓦。设备订单将于2030年前后释放,项目或将由中国电机制造双龙头(东电、哈电)主导,推动水电技术代际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