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一方面,汽车进口量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国产汽车品牌取得显著成果,多家车企在第一季度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中国汽车进口量持续下降
据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披露,2025年1-3月,中国进口汽车销量仅为9.5万辆,同比下降39%,创下近年来最大单季度跌幅。这一颓势并非偶然,自2017年进口量达124万辆的峰值后,中国市场进口车规模以年均8%的速度持续萎缩,至2024年已降至70万辆,2025年一季度更是跌至不足10万辆。
在进口汽车结构中,2025 年 1-3 月进口轿车 4 万辆,占比 43%;进口四驱 SUV 进口 2.7 万辆,占比 29%;而新能源车的未列名机动车进口仅 0.1 万辆,占比 1%。进口车主要靠豪华车需求支撑,非豪华进口车则剧烈萎缩。
从进口来源国来看,2025 年 1-3 月进口车最多的是日本 30517 辆、德国 23695 辆、斯洛伐克 17733 辆、美国 8871 辆等,其中自美国进口汽车近几年快速下滑,2025 年 1-3 月份进口美国车辆降至 8870 辆,同比下降 66%。
进口汽车市场的萎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有关,包括目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汽车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对进口汽车生产和成本产生影响。关税政策调整增加进口汽车不确定性,随着国产汽车在技术和品质上的提升,逐渐替代进口汽车,满足消费者需求。
比亚迪第一季净利润达 91.5 亿元
与进口汽车市场的持续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比亚迪作为国产汽车的领军企业,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高达 91.5 亿元,同比增长 10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1.5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81.72 亿元,同比增长 117.8%,营业收入 1704 亿元,同比增长 36.3%,毛利率为 20.1%,研发费用 142 亿元,同比增长 34%。
销量方面,比亚迪第一季度累计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00.08 万辆,同比增长 59.81%,其中海外销售超 20 万辆,同比增长 110%,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
除比亚迪外,众多国产车企也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新能源新势力车企中,小鹏汽车在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交付新车94,008台,同比增长331%,环比增长2.7%。这一交付量使其成为新势力车企中的销量冠军。3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3,205台,同比增长268%。
蔚来汽车在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交付新车42,094辆,同比增长40.1%。
理想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交付新车92,864辆,同比增长15.5%。截至2025年3月31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226,736辆。
零跑汽车在2025年一季度累计交付8.7万辆,同比增长162%。3月单月交付3.71万辆,同比增长154%,首次超越部分头部新势力。
小米汽车一季度累计交付7.6万辆,年度目标完成率21.6%。3月交付超2.9万辆,刷新月度纪录,门店扩张至全国65城235家。
极氪汽车一季度累计交付4.1万辆,同比增长25%,极氪品牌贡献1.54万辆,领克品牌2.53万辆。
长安旗下阿维塔一季度累计交付2.45万辆,同比增长68.48%。3月销量1.05万辆,预售车型阿维塔06订单破2万辆。
岚图汽车一季度累计交付2.6万辆,同比增长59%,全年目标完成率13%。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中,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946,627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销量463,372辆,同比增长83%,新能源渗透率达49%。一季度,吉利汽车海外出口销量89,953辆。
奇瑞集团一季度累计销售汽车620,025辆,同比增长17.1%,创造历史季度销量新高。其中,奇瑞汽车累计销售590,533辆,同比增长18.8%;新能源累计销售163,458辆,同比增长171.8%;累计出口汽车255,465辆,持续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头部效应加剧,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传统车企转型成功,占据超70%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暴跌71%。据报道,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的总交付量为336,681辆,同比下降13%,这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季度交付量。其中,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为323,800辆,同比下降12%。
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汽车业务营收仅为139.6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此外,特斯拉的整体净利润暴跌71%,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仅为0.27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截至4月22日下午,特斯拉股价收于每股238美元,较年初下跌近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