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新能源汽车下乡已经持续三年时间,全国下乡车型累计销量超过400万辆。但是,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之后,新能源汽车第一季度销量没有达到预期,广大农村市场尚处起步阶段,被寄予厚望。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全国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
重庆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重镇,也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重要市场,乡镇公共充电桩建设这块短板也亟待补齐。
5月2日傍晚6点多,饥肠辘辘的网约车司机唐林送完客人后就在梁平区竹山镇竹海景区停车场排队等候给车充电,“已经排了一个多小时,前面还有2台车。竹山镇只有2把充电枪,平时还好,一到周末、节假日充电就是这种状况。”30多公里外的县城能找到充电桩,但他担心剩余电量支撑不到那里。
在乡镇很难找到充电桩,这是全国范围普遍存在的状况。
眼下,重庆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超过19万辆。其中,对乡镇公共充电桩需求最强的网约车司机、返乡探亲人群、乡村游客以及农村新能源车车主等群体日渐壮大,同时,“乡镇充电难”的呼声日渐高涨。
在乡镇充电真的那么难吗?公共充电桩下乡又究竟难在哪里?就此,记者展开采访调查。
现状——
5月24日,记者驾车从渝北出发,驱车一个半小时后,抵达合川区钱塘镇,在公共汽车站、广场、农贸市场等各处找寻充电桩,却一无所获。打开高德地图搜索,显示离记者最近的充电桩在高速公路钱塘服务区。
记者继续驱车前行,来到铜梁区安居镇安居古城,在古城的停车场有5辆新能源车。“我们就住在铜梁区,离这里不远,过来耍不需要充电。”当被问及镇上是否有充电桩时,车主李先生表示不清楚。随后,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商铺,老板大多回答“没有听说过,应该没有”。
事实上,钱塘镇、安居镇的情况并非个案。拿万州区来说,全区已经安装680多台充电桩,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县,“目前充电桩主要集中在城区,乡镇几乎没有建设。”万州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仅是少的问题,充电桩的损坏率也比较高,而维修力量却跟不上。”家住酉阳大溪镇的陈伟告诉记者,镇政府广场旁边有一个公共充电桩,但是经常损坏,维修的时间一般需要一周左右。
重庆已在800多个乡镇(不含街镇)建成3700多台公共充电桩,但一个乡镇平均不到5个。“这些充电桩大多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重点景区、工业园区,广阔的地域、分散的布局,使得后期维护十分困难,成本很高。”重庆充电桩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国网电动总经理周文平说。
原因——
目前,乡镇充电桩一般分为私桩和公共充电桩两种。
在独门独院的农村,不需要土地和电力审批,车主购买新能源车后,车企可以赠送并帮忙安装充电桩。但私桩是交流电桩,充电慢,线路老旧后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目前安装的数量很少。
乡镇公共充电桩因为投入成本很高,回报周期长,收益低,所以存在布局少、一枪难觅的状况。
那么,乡镇公共充电桩的成本究竟高在何处?
用地难度大首当其冲。重庆充电桩头部企业特来电总经理包涛表示,一些区县存在“携地自重”的情况,以土地资源审批作为条件,要求充电桩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即使愿意出让土地,年租金也要价数万元。
其次,电网铺设成本很高。“与城区不同,乡镇电网铺设大多只满足农户普通用电,高压电网的覆盖面很有限,这就意味着想在乡镇建设直流电公共充电桩,就要从10千伏高压线重新铺网,高压外线成本在70万元/公里。”包涛表示,这部分费用几乎占到建设充电桩成本的60%—80%,在乡镇建设一个4把充电枪的服务站,成本在100万元—300万元,一般企业根本承受不了。
另外,充电桩的后期维护费用也十分高昂。充电桩属于电子设备,因为电子零件的寿命、使用者的习惯、长期风吹日晒的环境等,导致充电桩的损耗比较大。另外,由于充电桩的布局分散,维修人力成本也随之拉高。“目前,国网几乎完成了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的全覆盖,但仅一个服务区一年的维护费用就近万元。”周文平介绍,同时充电桩大约3年需要做一次较大的技改,每个桩大约要花费2000元,算起来也是不小的成本。
广阔的乡镇对公共充电桩有需求,却为何难以赚到钱?
包涛分析,虽然目前充电难的呼声日高,但需求量却存在严重的“潮汐现象”,周末及节假日较高,一般工作日却非常低。今年“五一”节,永川乐和乐都的充电桩单枪单日充电量达到275度,平时却只有50度;彭水阿依河的充电桩节假日的单枪单日充电量也在200度左右,但工作日的充电量却几乎为零。
“充电桩使用年限约8年,目前即便是人流量大的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乡镇大部分公共充电桩都是亏损状态,实现盈亏平衡的极少。”周文平介绍,比如2021年在开州服务区建设4个充电桩,先期一次性投入100万元,后期每年场地费5万元、维护费用1万元。按照5年回本计划,每年需营收约25万元,但目前每年收入却不到1万元。又如,在武隆仙女山镇,国网电动自2020年份两批一次性投入320万元修建24个充电桩,在其他费用不计的情况下,按照5年回本计划,每年需收入64万元,但目前年收入仅在6万元左右。
破局——
面对这本“赚不到钱”的账,充电桩下乡之路又该如何破局?
“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势所趋,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持续推进,我们依然愿意在乡镇布局充电站、充电桩。”包涛说,底气一方面来自于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导向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另一方面则是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业界普遍认为,这将为全行业和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重庆市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心城区、主城新区郊区乡镇街道分别按照半径小于1公里、2公里布局公共充电设施,渝东北城镇群和渝东南城镇群按照半径小于3公里布局充电设施,2025年公共换电站达到17座、公共充电站1050座、公共充电桩5100个。
去年7月,重庆印发《全市加快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镇街集镇、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的比例不低于30%,建成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0%。
“网约车司机、乡村游客、返乡探亲群体只是公共充电桩客户的一小部分,中国8亿多的乡镇居民才是最大的目标客户。”重庆知名充电运营商星星充电大客户总监林鹏表示,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这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有很大关系,企业只能用超前布局来培育农村市场,才能最后吃到红利蛋糕,但这需要时间。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重庆正在为中心城区23个乡镇平均每个编制1—3块公共充电桩用地,协调国家电网完善供电保障,其他区域乡镇也将参照执行,此举将大大缓解企业用地、用电成本,减轻市场主体的建设压力。
此外,不少充电桩企业负责人还建议,各区县能进一步优化开放自由的营商环境,为充电桩下乡用地、用能申报提供绿色通道,缩短申报周期、审批流程;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建设和运营上给予投入大、运营好的市场经营主体提供奖励支持;有效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企业,以强强联合、合作共建缩短市场培育周期,探索盈利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