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上海传统制造批量跃向智能工厂到2025年全覆盖

发布日期:2023-04-11 来源:解放网作者:网络
  “仅三周,就接待了上百家企业!”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工业和服务业大客户部技术总监张君霄忙到飞起。自从公司入选上海市首批“智能工厂评估诊断机构与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推荐目录”后,前来求解智能工厂转型方案的制造企业出现井喷。

  企业这股内生转型潮,羚数智能创始人郭文蔚同样体会到了。近三年,公司签约的中大型制造工厂既多又快,且几乎100%复购、增购。郭文蔚认为,头部的链主企业引领着行业上下游由点到链进行数字化改革,同时越来越多“腰部”企业也希望借数字化转型实现“艰难一跃”,从专精特新小巨人进阶为年产值二三十亿元的头部企业。他们将为上海工业增加值贡献实实在在的增速。

  不愁订单的企业最刚需

  那些迫切向智能工厂“搬救兵”的企业,往往是业务增长乐观,正处于开新厂扩张期,或距离上市还差“临门一脚”的企业。羚数智能一位售前负责人说,这些客户急盼通过数字化转型来稳住管理、利润与核心竞争力。

  张君霄也洞察出客户两大特征——一线生产人员超过300人、当年产品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一旦做大,就容易出现‘部门墙’林立难打通、‘数据烟囱’多且数据呆滞、成本高企和用工难等烦恼,需要一场变革来实现产品创新、管理和运营优化。”

  事实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有着最短路径,项目上线后为企业带来的降本增效,可轻松覆盖投入成本,边际效益逐年提高。

  企业仓储物流的智能化便是典型场景之一。伟本智能副总经理高飞近期在“智能制造信息基础新设施走进闵行现场会议”上,分享了伟本赋能的一个案例。“在上汽变速器热处理车间,我们对立体仓库布局了一物一码和一张网,两条巷道部署10台AGV(搬运机器人),车间从原45名操作工人减至3名维保人员,产能从每天250炉上升到350炉。投入不大,但即刻见效。”

  痛点切入,转型“成瘾”

  率先布局的企业早已尝到甜头。

  上海某汽车动力系统企业,在数字化软件精益管理驱动下,工厂200余款产品得以“共线柔性生产”,各生产环节被“神机妙算”,交付周期从原来的108小时缩短至20小时。这还只是开始。近期,羚数智能又在为该工厂部署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工厂有多个车间、千余台设备,常年备有数千万元的设备备件,但其中大部分‘用而不备、备而不用’。另外,工厂设备维保也需要通过数据监测来提升预测性维护比例。我们从企业这些痛点切入,通过科学的设备维保机制,提升设备可用性3个百分点,预计每年至少还能为企业省下200万元的备件管理成本。”郭文蔚说。

  兰宝科技同样感到越“转”越上瘾。作为传感器领域头部企业,兰宝科技已建成了3条全自动生产线和3条柔性生产线,与上下游企业也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然而上门诊断的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专家们仍看出了症结。公司副总谢勇告诉记者,公司以前的模式是在生产末端设一检测站,产品完工后,在检测站判断好坏,不好即报废。“但专家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就应把相关数据采集出来,对可能成为不良品的产品进行提前干预、及时纠偏,让它最终依然是良品。”于是,兰宝科技与专家团队一起,对生产线进行半年数字化改造,变事后检测为事中检测,生产过程中所有参数与检测平台实时通讯、及时调整,良品率很快从不足80%变为99.5%。

  谢勇透露,正是彻底拥抱数字化转型,兰宝才有底气在疫情中承接国内一些过去只采购海外品牌传感器的大客户。

  诊断“药方”“药房”上海都有

  “制造业是数字化转型最丰富的场景,上海所具备的智能工厂建设沃土,可能海外都难以企及。”张君霄经常对前来咨询的企业“炫耀”:“上海制造业上数字化系统,有一个问题似乎很久没碰到过,那就是找不到机房和服务器。无论AI算力、基础算力还是超算算力,在上海,都能在家门口找到专业的服务机构。”

  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提供的数据也可佐证这一说法。目前,上海算力指数位列全国第一,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已超6.9万个。超前部署的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建设,已为上海构筑起智能制造的领先优势。

  对此,上汽乘用车数据及信息系统部总监强斌太有体会了。他介绍,在上汽临港乘用车基地,利用5G大带宽和5G网络延展性,荣威、名爵、智己汽车的软件灌装甚至可扩展至临港室外3万平方米停车库,大大提升了生产效能和人员效率,“这种全链路的连接,让海外望尘莫及。”

  “上海智能工厂建设,无论‘诊断’、‘开药方’还是‘药房’,都已较为完善。”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任吉告诉记者,考虑到目前大量“中腰部”企业对于“艰难一跃”的需求,也为减少企业试错成本,上海已创新推出信息基础新设施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相当于智能工厂淘宝店,成熟的信息基础新设施产品或集成商、可以‘抄作业’的典型示范场景,以及靠谱运营商、服务商等都可在平台上找到。”

  汤文侃还透露,2021年,上海成为国内首个工业增加值破万亿元城市,这背后,恰是智能工厂这股高质量发展的力量。眼下,上海正持续引导全市1万家规上工厂开展信息基础新设施评估,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一业一策”“一厂一案”推进改造升级。到2025年,上海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等六大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将实现智能化全覆盖。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23上海国际光刻设备与光掩膜技术展览会

下一篇:首项数字化供应链国际标准在国际电联正式发布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