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1+N”政策体系框架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期顺利收官。当前,无论是政策层面抑或是市场层面,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加强,绿色低碳改造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中国的降碳实践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大多缺乏长期的低碳发展经验。
基于此,相关技术服务企业也面临广阔的增量需求。目前,来自企业外部的专业化可持续服务应运而生,推动着资源整合和产业互联。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 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正在推动着资源整合和产业互联,对各行业高质量发展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如何从“低成本、高效率、全方位”的专业可持续服务中获得打包式的全生命周期体验?如何借助专业的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打造低碳时代的竞争力?这是贯穿千行百业的服务业都在思索的问题,而在“双碳”重点关注的工业、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解决这些问题则显得尤为迫切。
低碳时代呼唤服务创新
减碳是个长期议题。出于降本增效和社会责任的考量,越来越多的企业确立了减碳目标。然而,由于规划不足和执行思路不清,以及缺乏技术手段监测和衡量,很多的企业在第一步就犯了难,以至于进展缓慢。
同时,实现碳中和不是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更需要产业链集群化和协同化改造,但目前很多行业仍缺少全产业链的整体改造方案和作为产业间协同合作的“中间人”。
低碳时代的企业究竟需要什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此前在第十九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指出,一是要把低碳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首要因素;二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低碳化进程,认真研究“双碳”国家政策的时间点和路线图;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节约能源的耗费;四是要加快低碳化产业的转型,利用新材料、新能源去调整生产结构;五是要积极探索低碳化生产经营模式,要以可持续思维去思考产品设计到最终消费的各个环节。
以往企业习惯于将问题分割给不同业务单元、职能部门来孤立决策。随着行业间的技术沟壑逐步消失,内部资源的挖潜到达临界点,中国企业联合会首席研究员缪荣此前在首届气候投融资论坛上指出,目前市场较缺乏基于工业互联网为企业提供提高能效、降低排放的专业服务商。面对低碳转型的诸多需求,不同产业间的发展机遇,需要通过专业服务来实现资源整合。
企业层面,需要集成政策咨询、落地实施、碳排放核查以及后续运营维护等多环节服务,在系统性方法论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推进。
产品层面,需要从材料采购、制造、运输,到销售、消费、物流,到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构建绿色低碳管理和技术服务,形成供应端、物流端、数据端、消费端的低碳闭环。
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加持下,各类服务商正在积极创新,探索服务新模式,着力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附加值服务,推动企业安全、效率以及可持续的多维价值共赢。
低碳转型应“通盘谋划”
位于云南的松赞香格里拉林卡酒店最近开始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低碳改造:3个月确认碳排放基线、建立零碳管理机制规划,半年完成能源和碳管理数字化系统改造的落地实施。在施耐德电气的帮助下,松赞酒店顺利完成“零碳酒店”的认证发布,并有望未来1-3年内普及“零碳模式”。
从一系列实践案例中,施耐德电气总结出,企业的碳中和之路应从规划设计开始,将服务从针对资本性支出的传统服务延伸到整个运营阶段,同时加入循环经济模式。这套成熟的方法论,也将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提升到新阶段。
“良好的规划设计意味着企业是想好了才开始行动,而不是开始干了才发现问题,能少走很多弯路。”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陈蔚蔚表示,低碳时代服务的解题之道应该是跨越企业产品与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即以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为先导,先为企业发展指明路径,再借助基于物联网的服务助力企业加速生产和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以能效管理服务帮助企业从设计、建造与实施到运营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降低碳排放。
依托涵盖绿色智能制造咨询、能源管理咨询以及可持续发展咨询在内的专业咨询服务,施耐德电气致力于打造咨询先行,端到端的数字化服务体验,形成企业咨询、改造、调试、培训、验收、维护、循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助力企业提升业务韧性、安全性、提高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碳中和战略及设计咨询服务的基础上,施耐德电气融合自身在能源管理和数字化领域的深厚经验,通过电气资产健康服务、电气系统优化服务、能源效率提升服务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覆盖企业迈向碳中和的全生命周期。
在陈蔚蔚看来,如果没有实际的落地成果和效益体现,迈向碳中和就只是一句空话。从施耐德电气在全球40多个国家完成的230个项目来看,企业的碳足迹实现了最高50%、平均20%的优化;节能降耗方面,实现了最高85%、平均24%的优化,绿色改造投资回报时间最快仅0.75年。
数字化赋能全生命周期服务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计,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所需的所有碳减排行动中,四分之一必须来自效率的提升。数字化手段让测量更加精准,从而带来了效率提升的空间。
陈蔚蔚认为,“在项目阶段投入设备产品,并在使用过程中观察、分析、总结,最终为客户提供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绿色低碳三者兼顾的建议,是当前可持续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而这一价值需要靠数字化技术或手段来实现。”
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百年老店”,施耐德电气始终认为数字化发展和碳中和趋势是不可逆的,并不断探索两者之间如何完美结合。
“要实现碳中和,首先要做到现场一线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了解碳排放情况,再将这些信息收集上来,进行分批处理,进而规划下一步的举措。”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源服务业务总经理杨平介绍,物联网正赋予企业从底层数据挖掘出更多价值的能力,通过开放、互操作的数据协调与数据交换,更好地实现能效管理和安全运行。
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
在设计阶段,数字化技术能够模拟真实场景,提升设计准确性,减少投产后的冗余浪费;生产阶段,云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所有利益相关者彼此相连,保证高效协作;运营和维护阶段,互联互通的设备和数字化系统让监测更加智能化、集成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强韧性、超高效、以人为本。
施耐德电气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全面、详细的能源消耗数据分析,帮助客户在全生命周期内更明智地进行决策和资源分配,“从能源到自动化,从设计到维护,从终端到云端,从分散到集成”,实现数据打通,挖掘更多减碳空间的同时,实现生产效率的倍增。
陈蔚蔚认为,客户更希望从已投资的设备及系统运营层面提升能源效率,这也是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施耐德电气有能力为企业的运营做好长期服务,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从而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正是施耐德电气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价值所在。
“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咨询只是服务的开始,之后产品还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周期,我们有义务帮助企业运行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就像4S店买车之后的全程服务一样。”陈蔚蔚说,“未来的碳中和服务业务产出也许更多会来自于存量业务。”
面对数字经济、低碳发展的不可逆趋势,企业韧性的塑造,存量市场的改造升级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加持。施耐德电气相信,咨询先行,端到端的数字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将激发出新的“服务生产力”,在先进技术与行业需求融合的重要领域,帮助企业应对低碳化和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提升生产运营的效率与韧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