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上海赛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上汽集团间接持股。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国是制造大国的地位越发显著。一份俄罗斯汽车行业机构的数据统计显示,从销售额来看,2022年1月到2月,中国的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销售额达到约31.6亿人民币,销量较同期增长86%。受国际关系影响,如果更多西方车企退出,中国品牌汽车将进一步占据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可以说,近些年来,中国电子产品、品牌汽车、高端产品正受到认可,在海外占据一席之地,制造正在强势崛起。
机器人方面,根据国际机器人统计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9,每一万名员工245台,接近美国的255台,已经超越了不少欧洲发达国家。2022年前2个月,工业机器人在去年成绩的基础上,产量同比增长29.6%,达76381台,向好态势明显。
当下,全球汽车行业正朝着新能源奔去,新造车势力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机器人换机和新购的热潮。与此同时,受制于新冠疫情和订单压力,国产机器人迎来了一轮赶超机遇。
在这种汽车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机器人景气度提升的趋势下,互联网公司造车,而原本资金实力足够雄厚的车企们,加入造机器人的阵营也是“人之常情”。
要说造机器人的汽车企业,近期最高调的算是特斯拉了。
就在今天,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举行了开业派对,宣布该工厂正式投产运营,得州超级工厂完成首批Model Y的交付,该工厂预计能年产50万辆Model Y。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在现场发表讲话,称得州超级工厂将在未来成为特斯拉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也是公司在美国产能最高的工厂。在本次派对上,马斯克还不忘再次强调他的机器人梦想,在开工仪式上提到他对未来产品的规划,表示特斯拉将于明年开始生产Cybertruck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
在之前的发布会上,马斯克曾公布该机器人雏形,机器人使用了特斯拉汽车的AI系统,“脸”上的屏幕可显示具体的信息,四肢由40个机电执行器进行控制,两只脚能够感应和反馈,实现平衡和敏捷动作,速度最高可跑到8公里/小时……总之,一切有模有样,就看今年他的表现了。
视线转向国内,国内的车企似乎对四足更加偏爱。
2021年9月7日,小鹏汽车生态企业鹏行智能发布了可骑乘智能机器马,配备汽车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来识别环境和对象,构建地图,规划路径,具有自动跟随、自动避障等功能。同时具备业内领先的“多模态交互”能力,融合了视觉、听觉与触觉交互,面部曲面显示屏可以传达丰富表情,有肢体语言,定位是一个“智慧交通工具”。
另一世界级的造车巨头——现代汽车集团的目标就很明确,与波士顿动力的强强联合,借助先进的机器人技术融入自动驾驶和城市空中出行的研发,打造以机器人为核心的产业链。
当然,不管这些机器人造出来是作为消费产品还是赚足噱头,小到车企,大到整个科技领域,确实“盯上了”机器人。
机器人和车企,发展水平并不相同。
国内的汽车企业,无论是老牌车企的收购吞并,还是新势力的开疆扩土,都在汽车销售量和品牌保有量上打开了竞争,而机器人尚未到达汽车行业的发展阶段,至少在行业成熟度上水平不一。
对车企来说,尽管机器人用途不同,但它们出现的目的都能让公司带上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帽子。毕竟,二者的发展趋势都是智能化,殊途同归……
另一方面,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与机器人所需的是一致的,都需要高度集成化中央电子电气架构,结合软件算法,将制造与服务捆绑起来构建生态,一台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本质上和汽车形状的机器人无异。因此,造车的巨头造机器人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对软硬件一体化更具经验的智能汽车厂商,它们的制造和智造能力可以加速人工智能落地,为汽车和机器人都带来新格局。
当然,无论是本次上汽集团间接持股的重庆赛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还是在其之前的上海赛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到目前都没有推出相关产品,等待我们的是一个四足机器人,一个人形机器人还是为汽车制造赋能的工业机器人,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