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制造是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绿色发展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是新型工业化内在要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方向,是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对于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由“高增长高污染高消耗”向“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转变,形成发展新动能,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绿色制造是促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领域已经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基础,实施了绿色制造工程,确立了明晰的工业绿色发展目标原则和推进方略,绿色制造体系基本构建。2016-2020年,我国共建设了212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71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89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推广近两万种绿色产品,覆盖主要工业行业。研究制定了468项节能与绿色发展行业标准,培育了一大批绿色制造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了标准制修订、节能诊断、技术推广、能源审计、绿色制造体系第三方评价等一系列服务,持续提升了各行业、各领域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能力。绿色制造理念在全国范围得到广泛推广和普及,各地方根据当地实际出台了地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案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培育了一大批地方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有力带动了地区工业绿色发展,绿色制造已经成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重要引擎。
二、新形势要求工业必须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传统工业文明在创造人类社会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经历了各种危机和环境灾难后,国际社会已经建立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形成了绿色发展潮流。2019年欧盟委员会在《欧洲绿色协议》中,强调以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核心战略目标,构建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富有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既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又要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在此背景下,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三、筑牢绿色制造支撑体系,深入推进绿色制造
未来五年,要全面提升各行业、各地区绿色制造水平,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基本建成绿色制造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须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贯穿始终,继续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绿色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引领作用,带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同时筑牢绿色制造五大支撑体系。
一是技术支撑体系。绿色制造涉及范围广泛,包括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减污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制造水平提高首先依靠大量绿色低碳技术支撑实现。要强化技术支撑,主要是围绕节能、节水、减污、降碳、资源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加强绿色低碳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强化产业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
二是标准支撑体系。要健全标准的制修订机制,切实发挥标准先进性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体系,制修订一批低碳、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标准及关键工艺装备技术标准,依托标准推动行业绿色制造能力稳步提升。
三是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要建设完善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高水平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为行业和企业提供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工厂数字化绿色提升等系统解决方案和计量检测、评价咨询、培训等一揽子服务。
四是人才支撑体系。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制造技术本领人才会成为绿色制造领域领跑者。要依靠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通过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建立结构合理、齐全完善的高素质绿色低碳人才队伍,提升工业绿色制造实力。
五是政策支撑体系。要不断完善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政策和市场机制,通过绿色金融、绿色采购、资源差别性价格、碳排放权和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等,激发企业提升绿色制造能力内生动力,深挖节能潜力,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