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打破了传统同构芯片内储存与计算间的数据墙,实现了数据存储、计算的三维集成,将应用于类人感知与决策应用场景,是存算一体化领域的重大突破,可降低应用产品智能化的行业成本,加速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升级与变革,是海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芯盟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研发CTO谭经纶介绍。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对海宁研发的这款芯片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款芯片可以在40纳米的工艺上达到零缓存,对行业降低应用产品智能化的成本,加速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升级与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自2016年底海宁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发展海宁泛半导体产业”的重大决策以来,沿着“一年起步、两年出形象、三年见实效、四年过坎、五年上台阶”的战略路径,“海宁速度”正被不断刷新。
“2019年全市泛半导体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今年1-8月虽受疫情影响,但仍实现了34.5%的逆势增长。我们力争到2025年,实现核心产业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再通过几年努力,达到‘千亿级’规模。”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介绍,去年,海宁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显著,受到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励,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县级市。
海宁泛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逆势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多样要素的“给养”。用朱建军的话说,“打造了政策、资金、人才等全方位服务链”。
政策方面,海宁对项目招引投入、税收返还、贷款贴息、IPO上市等都给予重点支持,对特别重大产业项目给予“一事一议”综合扶持。
资金方面,在原有10亿元泛半导体产业基金基础上,今年7月16日,海宁又牵手国家大基金旗下的芯鑫租赁、安芯投资,成立了16亿元的“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和20亿元的“半导体芯鑫租赁平台”,专门用于产业支持。
人才方面,海宁定向为半导体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早在2018年就设立海宁市集成电路技术学校,建成实训基地,并与法国有关机构合作,举办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培训班;9月26日上午,又召开了海宁集成电路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大会,海宁半导体产业学院、集成电路技术学校培养基地、技术能力认证中心等揭牌。
服务方面,海宁今年特别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进行“全生命周期”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完工即竣工”“最多跑一人”项目经理制,对企业事项“一揽子”解决、100%代办;建立一支半导体企业服务专班,“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管”,受到企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