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和利时:工业自动化的国产先锋

发布日期:2020-08-18 来源:钱塘江区报作者:网络

   东风夜放花千树,忽如一夜春风来。用此诗来表现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发展再恰当不过。从2003年9月成立起,和利时专注于过程工业自动化及信息化的软硬件开发、制造、集成、服务,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工厂智能化改造的步伐,企业几乎每年的发展都能上个新台阶。
 

   “为广大企业用户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保障生产安全和改善工作环境”,这是和利时发展的主旨,也正好契合制造业的“痛点”。17年来,企业初心未改,每年保质保量完成3000多项涉及各个领域的工程,这其中更有不少是“国之重器”。

    高度精密的核电装置,庞大复杂的石油化工,繁忙穿梭的地铁交通……这些大型装备机器精确运转的背后,都有一整套自动化控制系统,它好比是工业生产中的神经中枢。在电力、化工、石油、冶金、建材、医药、食品、市政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科学调控。
 

    正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已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先行者的“摇篮”。他们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巨头面前,站稳脚跟,打破垄断,占据了国内项目市场的半壁江山。位于新区的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利时”),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在下沙19号大街,和利时的门面并不显眼。但是走进企业车间,一排排高大的控制机柜,却让人感到内有乾坤。

    记者看到,机柜排得满满当当,工作人员忙着安装、测试。据悉,这批产品将发往河南、山东等地,帮助合作企业实现过程自动化改造。“凭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技术积累,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合同额超过8.7亿元,企业二季度产值同比增长20%。”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让更多的企业看到实现自动化改造的优势,和利时的目标客户群体也越来越广阔,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业绩的逆势增长和行业口碑的铸就,源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过硬的产品品质。但走在追赶和超越国际工业自动化先进水平的道路上,其中的艰辛只有和利时人感受最为深切。

        万事开头难。面对西门子、ABB等国际自动化领域大牌的垄断,国产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起步之难可想而知。

        杭州和利时的项目联络员张占聪对此感受深刻。2005年,他曾密切跟进了一个项目半年之久,做了大量的投标前期准备工作,最后却被告知:“系统定位进口,国产系统暂不考虑。”连上场比赛的“门票”都没拿到。残酷的现实面前,杭州和利时没有退缩,张占聪和同伴们重新整理了一份产品名录,再次找业主沟通。当项目负责人得知和利时与许多进口品牌已有很好合作,并拥有完整的产品和系统方案解决能力,不但同意参标,还当天就办理了报名手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5家中外品牌参与角逐的招标中,和利时脱颖而出。

        2006年,是和利时发展的分水岭。当年,企业设立工业自动化应用研究中心,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产品开发,在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不断进行技术积累。

        此后几年,和利时承担了近20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创新及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高端装备智能化专项等,在大型过程控制系统、百万机组自动化系统、汽轮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安全级仪表控制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获得了多个国内首台套应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这些科技成果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达30亿元。”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6年至2011年是和利时发展最快的时期,5年里企业年产值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并在2011年突破10亿元大关。

        矢志踏平坎坷,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国产先锋,和利时也走过些许弯路。2013年至2016年,由于企业在技术和市场开拓上的急于求成,企业发展一度停滞。

        但是2016年以来,企业痛定思痛,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窗口期,陆续承担了国家智能制造等专项任务,在大型火电机组、大型煤化工等装备的自控系统国产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019年,和利时年产值上升至22亿元,企业增长势头不减。

        “从模仿、追赶到自主创新,公司研发及成果转化的核心能力不断提升。经过努力,我们的自动化设备零部件返修率已经从万分之五降低到万分之二,品质可以和国外一流厂商媲美。”和利时相关负责人骄傲地说,公司不会止步于做工业自动化的国产“第一名”,还要代表中国的工业自动化行业,参与国际项目的竞争。(记者 刘龙龙 通讯员 方俊伟)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