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讲话时强调,“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为进一步推动无人配送产业发展,2020年3月4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秘书处组织召开“无人配送”线上主题座谈会。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京东物流、深圳一清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猎豹移动、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杭州国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狗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物流机器人企业代表,雅瑞资本、北汽产投、国汽投资、浙商创投、朗玛峰创投、广发信德投资、华金资本等7家投资机构代表,人民网、新华社、央广网、中国网、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经济导报、新浪网等10多家媒体记者,权威行业机构代表,业内知名企业代表等共80多位嘉宾。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分会秘书长、智友天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创业导师安冉主持。
座谈会上,各与会嘉宾讨论热烈,达成多项共识。包括机构与企业希望研发无人配送助力复工复产的融合产品,推动无人配送在零售、医疗、餐饮、酒店、工业制造等行业的应用,启动无人配送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搭建政产学研用的交流平台,在机器人行业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上开启无人配送专属板块等。
疫情催生新业态
疫情发生后,无人配送在战“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次座谈会上,与会嘉宾充分肯定了无人配送在疫情防控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在致辞中表示,新冠疫情爆发,旨在解决“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问题的无人配送公司先后加入这场战疫,无人配送车、配送无人机、配送机器人轮番上阵,在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代替人工解决疫情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针对于疫情防控,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雪松介绍,坎德拉多款医疗机器人目前已在武汉火神山医院等多家医院投放运行,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疫情治疗和防范工作。京东物流在疫情期间提供了楼宇内的物流配送、最后5公里的末端物流配送等解决方案。京东物流自动驾驶算法科学家朱伟铖表示,这些方案都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之间的接触,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姚捷认为,疫情期间,很多场景开始重视通过机器人来确保人员安全,机器人无接触配送的价值得到了迅速放大。
无人车防疫场景专用解决方案,使用无人车进行任意的点对点的无人运输运营人员,可以在后台进行实时的监控,在运输过程中完全无人化。深圳一清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刘洋认为,无人车能能够避免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小狗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室外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杨洁明也表示,采用智能物流配送机器人,可以解决疫情下“最后500米”配送的矛盾,将“人传人”的风险降到最低。猎豹移动公共事务部总监李天涯则认为,除了最大程度保护医护人员安全,机器人每天为医护人员自主运配防护与消毒工具,节省了医院人力。
在过去,大多数企业老板更多的是关注无人配送机器人的经济价值,例如使用一台无人配送机器人可以节省多少人力成本,是否划算。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步攀升,尤其是在人力成本高昂的一、二线城市,使用只有服务员平均工资一半的无人配送机器人就成为了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唐旋来认为,疫情的发生加速了无人配送的落地,大量无人配送机器人在疫区投入使用。
毫无疑问,疫情对于物流配送提出的无接触、高频率、实时监控等要求,催生了无人配送新的业态。
复工复产带来新机遇
疫情期间,一些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企业所需的原材料需要运进来,产品需要运出出,这给无人配送带来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给无人配送带来了新的机遇。
针对助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睿表示,无人物流可以在几方面进行应用:第一类就是类人的模式,可以替代外卖小哥;第二类是无人接驳,无人车送快递完成末端配送;第三类是无人车在城区内配送;第四类是车找货的模式,主要是应用在生产物料配送方面。
疫情过后,在餐饮行业,招工难,经营困难,如何开源节流的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在医疗行业,如何尽量减少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直接接触的问题急需解决。对此,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CTO丁劲松认为,“无人配送机器人可以有效的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用户觉得‘有用’,‘用得起’,‘用得放心’。”
机器人不光可以助力复工复产,而且还可以“机器换人”,帮助企业解决对工人的需求。杭州国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营运总监陈谦众认为,无人配送对助力复工复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些客户做服务机器人,能把很多服务员、柜台办理人员直接给换下来。除了商业型的无人配送,在工业制造行业,无人配送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现在AGV表现得很好,国内正在百花齐放。”
无人配送最早在商业领域应用较多,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所带来的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也是新的机遇。
广泛应用需多方协同
鉴于无人配送在此次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座谈会上,如何才能突破无人配送产业发展的瓶颈成了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
“用户对机器人还不太深,认识上还有误区,认为机器人应该像人一样什么都可以做,可以完全替代人。”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CTO丁劲松认为产业大发展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目前配送机器人只是一种辅助人类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工具。”
疫情期间“无人配送”机器人的机会爆发,并不代表在疫情结束后能够继续维持,从疫情期间依然有顾客在餐厅排队用餐就可以预见在疫情后,这种爆发会回归冷静期。机器人成本居高不下仍是目前机器人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猎豹移动公共事务部总监李天涯认为,需要国家开展多种形式,以采购补贴、项目补贴等形式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单纯依靠企业自筹,会影响这个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来看,政策扶持补贴政策很多,几乎每个机器人产业区都有自己的扶持政策。杭州国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营运总监陈谦众认为,区域扶持力度是相当大的,但是在对产品、技术的扶持上,还有一些瓶颈。
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CTO丁劲松则是对政府补贴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议,他认为政府补贴可以参考家电下乡,“当年家电下乡的时候,政府就给补贴,我想我们机器人进餐馆、进医院,尤其是进医院的传染病房,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补贴。可以在相关税收方面有一些补贴,也可以每卖出一台机器人就有相关的应用补贴。”
无人配送涉及到技术开发、产品应用、客户需求、应用成本、政策补贴等多方面的因素,无人配送的广泛应用,需要多方力量协同。
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快递业务量接近1000亿件;全球快递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2019全球快递业务量达到1100亿件。我国快递业继续在高位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9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将超过600亿件。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在致辞中表示,疫情期间的无人配送,为今后的无人配送技术、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场”。为下一步的无人配送企业生态建设创造了论证空间,同时物流、外卖行业的持续增长为无人配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无人配送以2020年为契机或将迎来快速发展。
猎豹移动公共事务部总监李天涯对“‘无接触’配送的刚需时代是否正式到来”这一话题,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为,由于机器人主要解决的是人员短缺和可替代工作的部分,所以在特定行业中会出现对“无接触”配送的新刚需,例如在夜间经济的酒店、KTV和餐厅场景,以及政府政务改革的“一站式办理”场景等。
对于无接触配送的刚需时代是否到来的问题,深圳一清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刘洋的答案是肯定的。无人配送可以解决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带来了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低等问题。刘洋表示,无人快递物流车用于区域快递收集与派送,效率能够提高两倍,成本也可降低80%。因此使用无人运力来替代传统运力,能够使运输效率得到大幅的提升,并能够实现全流程的监控,能够减少重复的劳动力,使得企业管理更加高效,能够助力运输流程的信息化,并提高现有员工的幸福指数。
“疫情之下,无接触配送的刚需一直是存在的。”京东物流自动驾驶算法科学家朱伟铖表示,只是说当前的这样的疫情,让刚需变成了必须。
“线上消费的发展带动的线下配送需求激增,物流配送正在出现人员的缺口,线上消费以及线下配送可能存在一定的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无人配送来解决。”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睿很坚定地认为,无人配送的“刚需”时代正在到来。
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是推动机器人领域全球产业和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大会汇聚了大量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市场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已发展成为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顶级盛会,对构建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全球机器人生态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