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 青春激昂
1993年,菲尼克斯作为一家德国企业来到中国,打破常规建立了一个从管理层到员工100%本土化的队伍,也正是这样的队伍让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的产品能够立足本土市场,专注服务中国客户。这25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菲尼克斯电气积极参与中国产业建设,一同推动中国产业的发展,建设了一个最中国的德国企业。经过25年的发展,菲尼克斯中国公司已成为菲尼克斯在海外最大的生产与研发基地、跨国公司国家级全球总部及集团全球竞争力中心。
菲尼克斯中国区总裁顾建党在致辞中讲到:菲尼克斯25年的发展征程,是信任等于责任的最好体现,是中国与德国共同打造一个信任伙伴关系的典范。过去的25年,是一个最中国的德国企业在中国开花结果,共同助力中国制造2025的25年;也是菲尼克斯从不懈怠,为产业为社会为中国为客户去创造价值的25年。菲尼克斯中国拥有全球事业,心系中国,扎根南京,和中国的产业共同发展。在智能新时代下,中国制造正面临从大到强的新超越,而在这其中,菲尼克斯中国将是大家最友好最贴心的合作伙伴。今天,将是菲尼克斯呈现给大家的最好的盛宴,也是菲尼克斯25年发展和未来新征程的最好的检阅!
菲尼克斯中国区总裁顾建党
菲尼克斯电气集团CEO Frank Stuehrenberg 表示:菲尼克斯中国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成功,25年前创立中国公司时,中国公司的业务非常少。经过25年的发展,今天中国公司的规模已经超过25年前菲尼克斯全球的业务总量,中国公司平均的市场增长率超过菲尼克斯全球市场增长率的3倍,中国公司也成为菲尼克斯海外两大全球竞争力中心之一。为感谢顾建党在过去25年为菲尼克斯中国所作出的贡献,Frank Stuehrenberg先生亲自为其颁发钻石奖,这份荣誉也同样属于整个中国团队.
菲尼克斯电气集团CEO Frank Stuehrenberg
会上,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创始人李木松先生回顾了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成立之初的风雨历程,对集团公司给予中国团队的支持表示了感谢。
随后,行业领导、政府领导与公司代表等一行走上台前,共同点亮菲尼克斯25周年光标,期待凤凰再一次腾飞。凤凰涅槃,新的征程正在开启,意气风发,菲尼克斯已迈入一个新时代。
智能制造 引领时代
PHIIDF2018暨南京智能制造周论坛作为已经举办五年的行业品牌活动,每年都会紧扣行业热点,紧跟产业发展潮流,本届论坛以“连接智能世界 助力中国2025—智能引领新时代”为主题,邀请大咖同行业观众共同深入探讨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之路,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道。
论坛的主持人为江苏苏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文勤,他表示南京智能制造周论坛菲尼克斯中国已经连续举办了多次,而今天的阵容可以称得上是盛况空前。菲尼克斯请来了一大批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为大家分享他们先进的观点与经验。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年社会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数字经济也在深入改造传统行业,而数字经济的本质是经济的数字化。面对数字经济,菲尼克斯电气集团CEO Frank Stuehrenberg 先生率先上台,为大家分享了当前环境下菲尼克斯是如何成为一家数字化工业企业的。Frank Stuehrenberg先生讲到,菲尼克斯是一个非常完善、成熟的工业公司,有超过6万种的产品,在全球有超过16500名的员工,去年全球的销售额超过20亿欧元。作为一个工业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一个工业公司如何成为一个数字化公司,就需要在方方面面都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双胞胎。当一个产品在工业上产生时,其数字化产品也随之生产出来。菲尼克斯做数字化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助力。
对于菲尼克斯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平台是至关重要的。Ulrich Leidecker先生为大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具有两大核心技术,EMS(运行同步管理器)和GDS(全局数据空间)的PLCnext平台。PLCnext平台具有完美的兼容性、易用性和连接性。客户可以结合EMS和GDS完成编程项目。
Ulrich Leidecker先生
此外,在下午的智能制造与产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阿里云制造业总经理胡鑫先生也讲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与难点。他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其实是人、货、场的数字化。人的数字化,是把单品销售转化为单客户运行,利用互联网来经营客户;货的数字化,是保证产品和服务永远在线,企业系统需要应对规模不确定的互联网体系;场的数字化,是线上线下沟通的桥梁,系统从传感器网络升级为物联网。这样企业开始从内部业务能力云化在线,逐步升级为产品和服务在线,最后就可以与更大范围的外部互联网生态在线互动,接触潜在客户。
阿里云制造业总经理胡鑫先生
论坛结束后,参会人员还参观了创新技术与智能制造联合展示场馆,看到了菲尼克斯最新的智能制造产品及其合作伙伴的产品。
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是德国工业4.0 的重要参与者和推进者,是来自德国的隐形冠军、德国工业文明的优秀代表,菲尼克斯中国公司自创建之初,就致力于与中国产业共同发展,嫁接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赋能中国,为共同建设中国制造2025不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