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博鳌论坛上,人工智能、5G、智能驾驶等前沿技术方向成为了嘉宾们重点关注的话题。
新技术的发展对产业带来了更多机会和挑战,健康医疗、教育、金融等产业将迎来更大革新,智能驾驶、新零售等新业态也在逐步孕育。与此同时,科技进步的双刃剑也促使人类对其中的风险产生警惕。
科技会带来哪些改变、它应往何处去、人类要如何对待?博鳌嘉宾们带来了这些答案。
正在重塑生活的5G和AI
从2G、3G到4G,再到如今被热议的5G,通信网络传输速度的快速提高不断刷新着人类互联网生活的体验。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引领者,苹果公司通过iPhone系列产品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而对于即将到来的5G时代,苹果公司副总裁、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葛越认为,这或许将改变如今智能手机主导的格局。
葛越表示,5G的大数据吞吐量、极低时延以及硬件互联,将使得AR、VR成为现实,让远程控制医疗设备、实时反馈各种数据成为现实,让更多硬件产品变得更加智能、互联互通,这一切都会促使可穿戴设备越来越火。
与苹果公司副总裁对5G技术的关注类似,vivo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炜同样表示了对5G技术的关注,目前vivo对5G的研发依然集中于手机上,沈炜同时表示,AI对手机的未来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未来的5G时代,手机会更像用户的助手,处理用户与虚拟世界、现实世界的关系。
沈炜不是论坛上唯一提及人工智能的嘉宾,事实上,人工智能是今年博鳌论坛上被谈论次数最多的新技术方向,在百度总裁张亚勤看来,发展人工智能的前提是要去确保它能够服务人类、服务社会。
大部分嘉宾都非常认可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促进作用。
张亚勤认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改造搜索引擎和互联网行业,而金融、医疗健康、教育等产业也将很快运用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如今智能驾驶、新零售非常受关注,人工智能必将推动这两个产业的发展,不过需要花一些时间。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认为,自动驾驶会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只是目前的数据量没到,数据量到了之后机器开车是要比人开车安全的。
崎岖的前进:落地、监管困境
围绕AI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5G等先进技术而蓬勃的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健康医疗以及智能通信等产业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更智能、更安全和更公平的世界图景。回归眼下,这条通向人类福祉的未知之路也面临具体的现实忧虑:如何落地、如何应对既有监管以及如何应对技术冲击,都将成为成为科技企业的思考重心。
与传统制造业相关的智能制造产业尤其关注技术落地。小鹏汽车董事长表示,未来围绕汽车、铁路甚至太空等交通领域的创业,包括从技术,政策上的出发点都是围绕人们出行半径的提高而展开的。
他坦言,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底层技术发展还有限,需要从底层入手,而目前国内的相关应用及制造,很少从底层入手。何小鹏认为目前的品质打造是一个基础,而年轻人对于智能汽车的期待实际上是需求和底层技术两个层面。这是未来要解决的。
在产业落地的第一步得以解决后,如何应对既有的监管成为第二道门槛。新技术与既有秩序的冲击和博弈将决定着人们与“未来生活”的时间距离。
在未来的通信分论坛上,苹果与华为的比较被搬上桌面。被问及获得国内5G相关牌照的潜在困难,葛越表示,苹果手机是全球产品,思考角度应该是它在中国生产,零部件来自日本,韩国等等。“好的技术可以造福全球,不仅是中国、美国市场。”
葛越认为,大家可以把5G看做迷你的wifi,目前5G还很难在移动通信领域大规模应用,需要根据4G的技术来配合。
新挑战:技术的冲击
当“落地”和“监管”均得以突破后,人们在拥抱“未来生活”的同时,也会面临技术本身的“副作用”——取代人类,最直接的威胁就是工作岗位取代。
在未来的生产论坛上,默克高性能材料全球管理委员会AllanGABOR给出了一组麦肯锡的数据,至2030年会有400——800万人失去工作岗位。而应当承认的是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无论是制药、材料还是其他,这要求我们对工作者进行会更好的教育,以此让他们可以驾驭这些技术。
格力电器董明珠并不惧怕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人类自身形成威胁,她认为,在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过程中,人类自身也在发生改变和进步,现在格力电器更多是在培养人的智慧,用人控制机器,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更精准了,对市场的需求可以更好的满足,“所以这个时代到来并不是说我们感到恐慌,而是我们更应该感到骄傲。”
对此,以色列ICQ投资人YossiVARDI整体表示了乐观和支持的态度,但他同样警示,在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社会出现了两极分化、边缘化,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关注让技术更有包容性,让所有人参与进来,让创新变得民主化。
“我觉得新一轮技术的发展具有两面性,我们需要更深入了解人类的意识和人类的价值观和价值系统。我希望大家看到,利用新技术中间是不是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我们需要每一个技术的研发者都要为此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