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成了不少人的选择,虽然它的发展确实很快,不过如果把它和燃油汽车相提并论,还是要差了一些,毕竟燃油车能去的地方新能源汽车不一定能去。这并不是说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还有什么平静,而是电池的技术制约了其续航能力。
在传统汽车领域竞争优势不大的福建省,非常渴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抢占制高点,而电池技术的发展就成了该省选中的切入口。日前,由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投资建设的国内外首创的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动力锂离子电池一期项目正式投产。
固态电池优势显著
固态聚合物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是近年越来越热的固态电池技术。由于固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是新能源汽车理想的动力电池。因此,只要打造出强大的固态锂电池产业,那么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有了核心优势。
毋容置疑,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要求,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目标为300Wh/kg。
能量密度要进一步提高,就必须考虑全固态锂电池的研发。电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需要进行技术储备,全固态锂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车用动力电池主导技术路线。
固态电池拥有非常显著的优点,由于固态电解质取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中可能燃爆的有机电解液,这解决了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两难问题,从而将消除电动车用户的“续航焦虑”,甚至可望实现快速充电。
全球汽车巨头纷纷投入研发
研究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态势下,未来数年固态电池技术将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锂离子电池或将不再是电动汽车电池主流。因而,不少国内外企业纷纷开始大力投入固态锂电池技术研发。
日本丰田是较早投入研发动力锂电池的整车制造商,早在2010年就推出过续航里程可超过1000KM的固态电池。2017年12月,丰田宣布与松下联合开发固态电动汽车电池,其目标是2020年推出固态电池电动车。
保时捷虽然也表示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投资,但是并没有对应用在汽车上的具体时间进行说明。此外,德国宝马、本田、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等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上面倒是更为积极。
国内企业加紧展开布局
目前,国内,对于固态电池技术的重视也在逐渐升温,众多企业都看中了这一块“蛋糕”,正加紧展开布局。
2017年9月,国轩高科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称:“公司已在日本研究院开展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将尽快推进相关产品研发进度。”
2017年12月,赣锋锂业公告称,计划以不超过2.5亿元投资建设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根据计划,2018年12月亿瓦时级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实现送样;2019年12月完成3亿元销售,二代固态锂电池技术成熟。
2017年11月,易成新能公告,拟7000万元收购河南平煤国能70%股权,切入锂电池制造环节。平煤国能布局的10GWh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50亿元。
“随着现代材料科学及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后铅后锂’时代的电池技术已悄然而来。不久的将来,固态电池将以坚实的步伐迈入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近日,恩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CTO车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