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 > 信息详情

北京建5公里新能源车充电圈

发布日期:2017-08-09 作者:网络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井喷式销量增速,不仅使消费者出行方式有了新选择,也催生城市规划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领域提速升级。8月8日,根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北京市推广新能源汽车数量为13.54万辆,与之相配套的充电桩建设数量为9.23万个。目前,北京已经基本形成六环范围内半径5公里的公共充电圈。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较慢导致的占桩时间长、燃油车抢占充电车位、充电桩性能不稳定、车桩不匹配,以及充电桩企业盈利难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业内人士认为,缓解消费者充电难,成为打通新能源汽车推广道路“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一环,在充电桩数量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解决充电桩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新课题。
 
 
       建桩量超9万个
 
       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急先锋,北京市已经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示范样本。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北京市推广新能源汽车为13.54万辆,其中私人及单位领域为9.53万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加油气电处副处长南斌表示,为解决充电难问题,目前北京市已经建成9.23万个充电桩。其中,私人自用领域建成约6.5万个,配建比约为75%;社会公用领域,聚焦商场商圈、交通枢纽、写字楼、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园景点、加油站等公共停车区域,建成1873处、约1.7万个。“北京市已经基本建成六环范围内平均半径5公里的公共充电网络。”南斌表示。
 
 
       北京经建成的充电网络基本分为私人自用、社会公用和公共专用三种领域。所谓私人自用领域,指车企为购车顾客按照1:1的比例配建的充电桩,数量为6.5万个。而社会公用领域,指建设在商场商圈、交通枢纽、写字楼、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园景点、加油站等公共停车区域的充电桩,上述充电桩均由企业建设,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鼓励政策。南斌透露,北京市发改委依照每一个充电桩产生的实际建设费用,给予企业30%补助。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将确保新建不少于3000个公用充电桩,继续聚焦大型商超、交通枢纽、公园景区及地铁换乘停车场等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北京老城区、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冬奥区域等,900米内便能找到一处充电设施。
 
 
       充电便利性缺失
 
       充电桩数量超9万个、年底前新增至少3000个充电桩,北京市的充电桩数量已经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消费者在使用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仍然成为充电桩建设管理中待解的难题。
 
 
       以公共充电桩为例,虽然已经建成1.7万个充电桩,然而由于停车位紧张,经常出现充电车位被燃油车抢占的情况。根据2015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一线城市停车位平均缺口率为76.3%。这意味着,每座城市至少有超过200万辆车无正规车位可停,因此燃油车抢占充电车位的现象难以避免。停车场所属物业公司时常表示:“由于车位紧张,并不能保证充电车位的专用性。”
 
 
       对此,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专家顾问颜景辉表示,停车位紧张是国内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但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需要各方努力,将充电桩专用进行常态化管理。畅的科技总经理陈淑玲表示,目前在SOHO现代城停车楼投放的充电站,每天能够满足超过500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为了避免燃油车抢占充电车位,还特意派专人在充电站内值守。
 
 
       同时,此前充电桩并未统一标准,导致消费者在充电时经常遭遇“闭门羹”。市民张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最近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在公共充电桩上充电时,时常遇到与车辆不匹配的充电桩,导致无法充电。一位充电桩运营企业负责人坦言,一些建立时间较早的充电桩,并未完成新国标的改造,对于充电桩企业来说,正在加快换装速度。南斌表示,今年底前,本市将完成新国标升级改造工作,对既有电动汽车与存量公用充电设施开展新国标符合性改造,提高充电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目前,各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已启动新国标改造工作,并定期调度推进。
 
 
       运营商待盈利
 
       事实上,在充电桩建设数量增加、消费者对充电便利性需求增长的同时,充电桩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却并不强。“看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蛋糕,各充电桩运营商都在加大资金投入‘跑马圈地’,但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一位充电桩运营商负责人透露。
 
 
       2008年,国内首轮新能源汽车购买热潮催生充电桩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至今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为17.16万个,相比2015年增长超过3倍。目前,特来电、国家电网、万邦(星星充电)、普天四大充电桩运营商已经组成第一梯队,比亚迪、上汽安悦、南方电网、富电科技等企业紧随其后。
 
 
       不过,充电桩运营状况并未与建桩数量的增长形成正比。据了解,一座充电站的投资高达几百万元,土地、供配电设备占投资的主要部分,其中充电设备占30%左右。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仍然偏少导致的充电桩利用率不均,也成为充电桩难盈利的原因之一。

 
       此外,目前众多充电桩运营商都推出充点卡以及手机App,但是互不通用“各自为战”的情况,不仅使消费者感到不便,充电桩运营商也存在很大局限性。普天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称,各运营商的充电卡多数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并不通用,导致消费者在充电时需要办理多张充电卡,如果车企和充电桩企业能够共享信息,让消费者只办一张卡,新能源车的使用体验会大幅增加。“通过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来解决充电网络建设和运营的难题,目前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在充电桩互联互通逐渐形成规模的背景下,充电行业也将进入洗牌期,投入大、布局合理的充电桩或将迎来盈利的临界点。”他表示。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7月新能源车产销格局分析:三大巨头依然实力强大

下一篇:补贴政策退坡 新能源汽车产业何去何从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