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仍然徘徊在工业2.0-3.0之间。工业2.0通常是指拥有自动化生产线,而工业3.0则需要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以实时掌握各类生产信息。如果升级到工业4.0的层级,则被认为必须拥有更高层次的机器间信息交互,这会赋予机器决策能力,而这背后则需要以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作为依托。
《4.0进程》调查显示,受访企业大部分都非常关注工业4.0的运用,其中约44%已经开始工业4.0的相关投入,而另有9%左右的企业计划在一年内进行投资。不愿意在新一轮制造业技术变革中掉队,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招工困难、成本上升等问题,吸引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以工业4.0为目标进行升级。
不过,如果细究被调查企业为工业4.0升级所做的投资,在相当程度上还只能算是在为工业4.0进行补课。在这些投资完成后,企业才得以进入工业3.0甚至工业2.0的层级。《4.0进程》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最主要的投入方向是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以及工业自动化软件体系。而作为工业4.0的核心,CPS(信息物理系统)目前在国内的企业还很难看到成熟的完整案例,这一系统能帮助生产线上的机器实现有效的信息互通。
在被调查企业所进行的工业4.0投资中,局部改造原有工厂并进行升级占大多数,比如选取某一条生产线或者在小型车间进行尝试;也有少数企业在规划新工厂时,打算建设更接近工业4.0标准的新工厂。
汪清跃分析称,企业在进行工业4.0改造时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这项改造伴随着相当的技术和管理风险,也存在着投资失败的可能。同时,对于投资回报率较为关注的企业而言,工业4.0能为企业带来多大收益,也是被重点关注的话题。调查所涵盖的一家浙江制造业公司,在投资建设新工厂之初,曾打算以接近工业4.0的标准设计,不过考虑到投资回报周期长达6年,最后则将新工厂建设的标准下调为工业3.0。
这个案例也多少反映出,对于以工业4.0为目标进行改造升级的中国制造业而言,它们目前还只是处在初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