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制造业如何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

发布日期:2015-10-13 作者:网络

  据世界银行统计,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2万亿美元,220种工业产品居世界第一。自2011年以来,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然而,中国制造业却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工业基础薄弱、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

  针对“中国制造”存在的诸多短板,李冬分析称,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挤压”。具体从内部因素看,中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低端产业已逐步失去竞争力,前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从外部因素看,欧美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抢占制造业高端,进一步拉开与中国距离。与此同时,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抢占制造业低端市场。

  “在此种情况下,智能制造必将会引发中国制造业变革。”李冬说,包括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等将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而在这一变革中,企业要发挥积极性和内生动力,解决市场竞争带来的产品技术水平、价格成本、能耗等问题。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智能制造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培育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制造业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的五个关键点:

  一是数字化研发设计。现在我国产业数据化工具的比例大概有52%,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要提高到84%,所以要进一步推进仿真模拟、三维描述、高速运算、大数据等信息工具,提升研发的效率和水平。

  二是把电子信息技术切入到产品,提高质量、功能和附加值。特别是关键的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它的质量和自给率,按要求现在的自给率比较低只有20%,到2025年要提高至70%,真正将代工组装变为自己制造。

  三是制造设备的数控化,推广高等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智能3D打印等等,目前我国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有27%,到2025年达到64%实现精准制造。

  四是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目前流程式的制造业生产线自控率为54%,要进一步由自动化提升到智能化,这样可以实现本职安全、柔性生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五是制造业产业链的网络化、社会化和服务化,要运用工业互联网发展故障预警、在线维护、远程优化等等,实现全声明周期的服务,发展智能物流、电子商务进一步降稳增效扩展市场。发展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方式、新业态,整合完整产业链。制造业供应链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实施中国制造2025智能化制造是重点,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十个重点行业,包含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其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他们期待用先进智能制造产品技术的优化提升,同时替传统产业与十个重点行业形成了紧密的供应链或者销售网。每个行业都要选择若干不同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分别确定不同的重点任务,先行先试,取得经验以后带动整个行业。有条件的还要把这些经验上升为标准和规范。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惠州3年拟推动超50家企业“机器换人”

下一篇:青岛智能制造带来底气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