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湖北某大型上市制造企业在国内某城市的工程投标过程中遭遇滑铁卢,打败他们的不是研发技术、产品质量、报价和服务,而是招标文件上的一栏“业绩”或“首(台)套”指标。
习总书记在郑州考察时说,国家的竞争力是创新,中国是装备制造业大国,但同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实现中国梦,装备制造业这个基础必须打牢。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装备制造业虽然相对德国、日本等国家起步较晚,但人才的富集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奠定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深厚根基。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研发、制造水平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甚至不少产品领先国外,另外还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和完善、安全的售后服务。在这样的优势之下,却仍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在工程投标过程中遭遇滑铁卢,甚至出现了中外公司共同竞标,业主企业选择国外公司,产品送到后出现“不接地气”被闲置的现象。
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在竞标过程中“未战先败”,将其完全归罪于国内一些工程项目设置的“业绩”和“首(台)套”(业主单位在招标时要求国内企业所投标的产品不仅要有一定的业绩积累,还要有首(台)套产品用户的使用体验报告。)等高标准招标门槛是不客观的,企业以利为本,冒险使用未经投产验证的国内企业自主创新产品风险巨大,企业为了保证盈利和发展,而趋利避害选择了经受生产链考验的日本、德国的老品牌或者“中外合作”的大品牌来规避风险无可厚非。国内装备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利的根源在于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品牌建设的缺失。
习总书记在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中明确提出了“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是实现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消费群体对企业产品的高度认同。
装备制造业品牌的创建要依靠技术的创新。好的产品不一定会有好的品牌,但好的品牌一定会有好的产品。技术是装备制造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技术创新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装备制造业打造品牌的起点,只有有了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突破,掌控了技术的话语权,生产出“原滋原味”的高品质“中国制造”,才能为品牌的打造提供有力的支撑。
装备制造业品牌的打造还需要观念的转变。路漫漫其修远兮,品牌的打造不是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要实现装备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万事开头难,各业主单位在寻求产量和收益的突破中同样需要有破冰的精神,要敢于第一个“吃螃蟹”,“首(台)套”和“业绩”固然重要,但不妨给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至少是在经过深入的了解,详实的调查评估之后再做出选择而不是依靠经验主义理所当然地认为国产设备品牌不如国外的好,说不定选择国产设备品牌还会形成双赢的局面,会为业主单位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