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第十四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技术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

发布日期:2015-05-26 来源: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ITEI)技术推广中心作者:网络

  2015年5月20-21日,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SAC/TC124)秘书处主办,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ITEI)承办的第十四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2015 ——智能制造与安全保障技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当前正值全球范围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期,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都把目标瞄准了制造业,纷纷推出一系列战略举措,包括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重振制造业计划、日本的I-JAPAN战略等。为了有效应对新一轮国际技术竞争,我国提出发展智能制造,通过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绿色化水平,增强快速响应市场能力,促进制造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而标准化及安全保障技术是构建智能制造技术体系的核心基础,是确保智能制造系统安全可控的关键支撑。


 

  本届研讨会将主题定位“智能制造与安全保障技术”,紧扣智能制造技术前沿,与多领域行业专家共同分享国内外最先进的智能制造理念和应用成果,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标准化这一纽带,结合我国制造业当前现代制造模式转变、先进制造技术水平提升、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迫切需求,开展智能制造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讨,推进我国制造业快速提高智能化水平,形成与发达国家同台竞争的格局。本次会议从始至终凝聚着企业、行业和政府《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纲领共同心声和愿望的体现。

  研讨会从筹备之初就一直备受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国际电工委员会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IEC/TC65 )、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委员会理事会(DKE)专家、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出席会议致辞。会上,SAC/TC124主任委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海斌所长代表主办方谈到在国家“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即将开局之年,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本届研讨会的适时举办为我国相关行业掌握国际最新技术动态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对推动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SAC/TC124副主任委员、会议承办方ITEI欧阳劲松所长表示国家战略需要各部委、地方发挥各自部门作用来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工业4.0许多都是模式上的创新,都需要对传统工业信息化,充分利用各行业已有基础和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政府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管理,而这需要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发展。并且基于共识的标准支撑时,才可能在工业实践中得以实现。这些标准能够增强制造商和用户的信心,并对投资提供必要保障。会上,他向给予本次会议大力支持的各部委领导、制造商和相关领域的用户专家表示感谢!来自ABB(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中丹女士代表演讲专家们从制造商的角度谈到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国际间的合作必不可少,我们将以全球化视角,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与资源,与中国众多制造商、设计院所等共同推动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此次研讨会广泛的参与度也是历届之首,来自19个单位的22位演讲专家(按演讲顺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EtherCAT自动化技术组织、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多芬诺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国际电工委员会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IEC/TC65)、ABB(中国)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倍加福工业自动化(FA)、艾默生过程控制(中国)有限公司、CLPA协会、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SAC/TC124秘书处、ITEI、巴斯夫(BASF)德国集团,围绕“智能制造、安全保障技术和工业能效“3个方面内容与400多名国内外科研、应用领域的专家和代表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技术交流和探讨,出席会议代表普遍反映通过本次研讨会深度了解到工业发达国家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法规、标准、技术、产品及应用实践中(包括国内数字化示范工厂)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推动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程,形成我国智能制造相关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应用、服务体系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次会议仍持续秉承“引领、创新、实现和拓展”的宗旨,赢得了众多领域、行业专家们的支持和认可。后续还将通过网络和平面媒体、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共享“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不闭幕”研讨会精彩内容,期待您的继续关注!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创新·驱动--第十二届变频器行业企业家论坛诚邀您的参与

下一篇:光伏逆变器配套情况及2015年展望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