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已达到近3.7万台,同比增长60%。2014年更被称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元年。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就达到34714台,同比增长92%。当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消费大国,有媒体曾提出“未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十大重镇”的概念,佛山作为地级市的代表跻身其中。
相比起上榜的上海、天津、青岛、沈阳等重工业城市,佛山发展机器人产业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贴近并倚靠本土制造业的庞大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减,佛山的陶瓷、家电、金属加工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处于通过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人力依赖的转型关口,其对“机器换人”的庞大需求,助推了佛山机器人企业军团异军崛起。
也正是市场的力量,让佛山在机器人产业的竞逐中,首先切入的是产业链下游的集成系统和终端应用环节,一批近年快速崛起的本土机器人企业,如今已成为珠三角大型制造业企业的设备服务商。
然而,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但目前,以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四大家族”为首的国际巨头,占据了国内机器人应用超80%的市场份额。
从机器人产业链条来看,上游的减速器和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等核心技术,目前还主要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具备整机研发生产的实力,且主要应用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处于行业的低端领域。也就是说,在整个机器人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上,话语权依旧掌握在国外先进技术企业手中。而且,以佛山为代表的珠三角工业机器人还遭遇来自国内长三角的挑战。一位业务遍布多个省市的佛山本土机器人企业家曾向笔者直言,整个珠三角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已落后于长三角,而佛山在人才支撑、技术水平方面的短板更为明显。
尽管时下工业机器人正与佛山“打得火热”,但面对未来极可能来自国际和国内的挑战,佛山应如何规划好机器人产业下一步的升级路线?如前所述,市场是驱动佛山发展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动力,那么市场又能在佛山工业机器人的升级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们不妨再来审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用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即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