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化之迅速,总令人始料不及。也许你才刚刚翻开《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当你正为其中描绘的自动化工厂而惊叹不已时,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整个工业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优秀的公司正用实际行动告诉你,第三次工业革命早已结束,另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股“革新”的力量,正在德国工业界的上空迅速地扩散开来。
在告别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德国迎来了工业化的第四个阶段,他们向全球工业界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将物联网及服务引入制造业,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2013年4月,当“工业4.0”的概念第一次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之后,举世哗然。这个世界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再一次以其全新的理念,向全球工业提出了挑战!
我们真的能有更多的改变吗?那些美好的愿景将如何实现?
的确,这个世界在带给人们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带来了太多的未知和疑惑。然而人们总是在这个动荡、无常、复杂、模糊的商业世界寻找前进的力量,正如Staufen(诗道芬)集团海外事务董事总经理、诗道芬亚洲首席执行官Thorsten Amann(图安森)所说:“我们正拥抱一个伟大的时代!”
迎接“工业4.0”
是否该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定义新的工业时代?
“只有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回顾过去,才能说使用‘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词是否合适。”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总裁鲁思沃博士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尽管如此,趋势已经明显地表明,与之前的工业革命相比,现在的过程无甚差异。掀起一场全球化的工业革命风潮,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工业4.0”究竟将给人类带来什么?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工业4.0”的基础是分布式自组织式的生产流程与大规模单件生产趋势的日益融合。通俗点儿说,人们在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透明化。在这个基础上,将信息与物体相连,所有机器都进入到一个统一的智能化网络中,它们可以自动调试生产流程、节奏,自动地修复故障,以最具收益的方式制造产品。
除了可以在“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生产”以外,“工业4.0”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则在于,其智能辅助系统可以把工人从单调、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创新和增值业务上。从长远来看,灵活的工作组织形式使工人们能够更好地整合自己的工作、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为工作和生活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如果说商业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的福祉,那么当工业化的水平发展到可以让人更加自由、更大可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整个社会是不是就进入到了一个理想的状态?很多人都坚信这一天终会到来,并为此积极地付出努力。
2013年年初,一项针对“德国工业4.0战略前景”的调查显示:47%的公司已经积极参与到“工业4.0”的战略中;18%的公司正参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研究工作;而12%的公司声称它们已把该战略付诸实践。
在这些付诸实践的企业中,西门子的电子车间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Simatic控制设备的生产和全球分销全部由智能机器控制,这一流程每年都涉及5万余种产品约16亿个部件,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传统工厂的能力范围。为此,西门子建立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技术网络,这些技术相互整合,共同组成了一个更智能、更高效的整体,使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不超过15件,生产线的可靠性达到99%,追溯性更是高达100%!
当近80%的公司都在积极迎接“工业4.0”时代的时候,整个国家的产业形态也随之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业4.0”的发展中,德国政府给予了2亿欧元的财政支持,显然,它们已经把发展“工业4.0”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然而,德国并不是唯一一个探索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国家。早在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签署《制造促进法案》时,就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也就是后人常说的“制造业回归”。但它们并非简单的回归,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将重新构筑制造业的竞争局面,这些技术不仅将让制造业更具创造力、更加本地化和个性化,还会降低成本。
特斯拉的例子较为典型,它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工业4.0”的理念不谋而合。被誉为“汽车界的苹果”的特斯拉,它对自己的核心定位不是电动车,而是一个大型可移动的智能终端,具有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互联网终端把汽车做成了一个包含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体验工具。它的成功不仅仅是电池技术的突破,更得益于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了汽车制造。
可见,“工业4.0”已经演化为全球化的趋势,颠覆性的创造力,带给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就像美国自动缝纫机技术公司所说的那样:“别看美国每年从中国、越南等国家进口大约1000亿美元的服装和缝制品,我们研制的自动技术,看起来能使剪裁和缝纫的成本低于中国。”
诗道芬的机会
当发达国家的人们,正在享受新工业时代带来的狂欢盛宴时,中国却还没有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
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说的“3年投资1000亿元,引入100万台机器人”的豪言壮语,至今还在不少企业家的耳中回荡。中国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正迫使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大量地进行“机器换人”,但这种工业化趋势却往往被企业家视作一种时尚潮流,互相比拼着上马数字化设备,他们经常抛出的问题是:当制造流程全部自动化以后,我还能做些什么?他们并没有感觉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实际上已经整整落后一个时代了……
20多年前,当诗道芬董事长Martin Haas(马丁哈斯)第一次接触中国项目时,他就知道,诗道芬的机会来了。
那段时间,正是德国企业“走出去”的高峰期。面对着强大的竞争对手,一直享受高溢价带来的利润,忽视成本控制的德国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借在国外设厂的机会,他们迫切需要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
一直把自己定义为精益变革者的诗道芬,成为了他们的不二选择。这家德国本土的咨询公司,伴随着德国企业走出去,也把自己的业务扩展到了海外,尤其是颇受企业青睐的中国市场,自然也成为了诗道芬海外战略的核心。
“我们做什么是由市场决定的。”Thorsten Amann说。诗道芬的传统业务是围绕精益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给工业企业提供服务。虽然十年前在诗道芬初到中国时,中国本土企业对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意识还相对薄弱,需求尚未释放,诗道芬的客户也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但Thorsten Amann以及诗道芬中国区总经理David Mueller(穆大伟)预感,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年减少,制造型企业对于提高生产和企业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的实际需求会逐年增加,而这,正是精益化可以带来的东西。
自从1997年到中国工作以后,Thorsten Amann就一直关注着中国市场的变化。从中国汽车企业普遍学习和接纳精益思想开始,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意识已今非昔比,诗道芬也把自己的客户群体逐步扩大到中国的国有和民营企业。但是诗道芬却遇到了一道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难题。
“精益生产不仅仅是改造整车厂工艺流程,要实现真正的精益生产,它的所有供应商都必须要跟上它的节拍,但这些供应商并没有这种意识。”Thorsten Amann说。他记得,曾经有一个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十分急切地寻求诗道芬的帮助。这家企业手握一家知名品牌汽车的大单,但是有95%的订单都未能如期完成。这么高的比例,着实把Thorsten Amann吓了一跳,他连说了几句“太高了,太高了!”但是客户却并不觉得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反而说客户要求太奇葩。
中国企业这种“无意识”的状态让诗道芬不得不重新设计自己的业务流程。对于中国的客户,诗道芬一般都是从培训开始,告诉他们未来工业的走势,以及他们为什么需要诗道芬。“他们习惯批量生产,不能适应客户少量多批次的需求。”Thorsten Amann说,“这些企业的思想必须得改变,现在都是全球化采购,固步自封只能导致自己惨遭淘汰!”
这个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案例,其实只是中国工业领域变化的缩影。那段时间中国还发生了一件更令业界震惊的事,那就是中国黄金集团重奖自己的供应商1000万元现金!奖励的原因很简单,中信重工提前一个月交货,让中国黄金集团提前开采出来的黄金卖上了一个好价钱。供货速度,这个生产流程中至为关键的因素,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推动着工业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时刻盯准市场变化的诗道芬不会错失任何一个商机。“对于诗道芬而言,它为客户做的不仅仅是改造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最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客户提升企业的机动性、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Thorsten Amann对《中国机电工业》说。
从香港到上海、从北京到沈阳,诗道芬已逐渐把业务铺向全国,尽管大批的中国企业仍处于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转型的初步阶段,但同时亦有相当数量的先行者已具备了国际化的眼光和意识。对于这一点,在中国工作多年的David Mueller切身感受到,近几年来,诗道芬接到中国企业要建立世界级现代化工厂的需求越来越多。来自天南海北的咨询需求让诗道芬愈发意识到,推广精益化管理已成为中国的产业趋势。“即使是偏远地区的企业都知道上马ERP系统,进行程序精益化。”Thorsten Amann说,“而程序本身毕竟是附着于实际流程的,很多中国企业在实施ERP系统的同时都希望能够进行流程的精益化改造,这正是诗道芬能够帮助企业做到的。”
意识到这种变化的,不仅仅是诗道芬。不长时间内,精益管理领域就涌入了大量的咨询公司。但Thorsten Amann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压力。“竞争肯定是有的,但别忘了我们是一家德国企业。诗道芬在中国还在发展中,但我们背后有着来自总部的强大的支持。”
总部的支持,来源于对人才的培养。这方面对于专业咨询公司来讲,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拥有200名员工的诗道芬集团,目前正在按部就班的实施两项特别的人事计划:一方面,诗道芬特别聘请一批长期在中国工作、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中国实操经验的德国工程师,将他们安排到中国项目上,为诗道芬中国团队和中国客户提供强大支持;而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尤其是在德国院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诗道芬亦在进行一项特别的培训计划,即将其安排在德国总部培训和实践一年,期间还会派到诗道芬的合作伙伴(均为德国知名的工业企业)那里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再送回诗道芬中国工作。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有数家中国客户受益,对咨询师自身来说,也是其职业生涯中一个巨大的提升。
在德国总部,诗道芬还有自己的开发中心,针对整个工业的精益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关于现场管理、精益研发、解决问题的技能、精益供应链管理等,每年都会有30~40个研究方案推出。因此,在对员工进行专业化培养之外,积极迎接“工业4.0”的诗道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审视着中国企业的变化。“机器智能化和精益思想,天生是有内在冲突存在的,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一个关乎管理哲学,但我们觉得世界上并没有十分绝对的事,诗道芬正努力去寻找结合点,精益管理、生产、交货灵活性的完美结合一定是未来的趋势。”Thorsten Amann说。
对于尚未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中国企业来讲,诗道芬带来的前沿理念无疑会让这个世界第一大制造国加快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在全球化的社会,“工业4.0”时代不能没有中国的身影。“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帮助中国企业跻身世界顶级行列!”Thorsten Aman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