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独家原创 > 信息详情

能源预警要有心有力有为

发布日期:2014-06-09 作者:网络
   预警,顾名思义,就是预先警告。从经济学意义上讲,预警是对于某一系统未来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期性评价,以提前发现特定系统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成因,为危机的防范和化解提供依据。需要指出,预警和预测有联系,也有显着区别。预警不是一般情况的预测,而是特殊情况的预测;不是一般的预报,而是带有参与性的预报;不是从正面分析,而是从反面解剖。可以说,预警是更高层次的预测。
 
  最早提出预警思想的是法国经济学家福利里(Alfred fourille),他在1888年巴黎统计学会的会议上发表了《社会和经济的气象研究》一文,阐述了监测预警的思想。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动向的“晴雨计”, 西方经济学界公认还是从美国开始的。1909年,由美国经济统计学家巴布森(Babson)创办的巴布森统计公司(Babson Statistical Organization), 就在其刊物上发表了关于美国宏观经济状态的第一个指示器-巴布森“经济活动指数”。1911年美国布鲁克迈尔经济研究所,编制并发布了涉及股 票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等的景气指标。1917年哈佛大学编制“经济晴雨表”和“哈佛指数”,1919 年开始定期发布“美国一般商情指数”(哈佛指数)。但是, 从严格系统意义上讲, 经济预警的正式产生应该定在20 世纪30 年代所发生的资本主义第一次全面深刻的经济危机之后。因为也只是从这个时候起, 西方经济学家才开始普遍承认资本主义也有大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也会产生警情。随后,经济预警理论在宏观经济预警中得到了充分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雷达、计算机的出现和战争的需要,雷达预警系统应运而生,并正式提出了预警系统的科学概念,随后,预警思想和理论方法迅速渗透到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等研究中。
 
  西方国家对能源预警的重视始于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将石油禁运作为政治武器,致使西方各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这使得西方国家开始重视能源安全,与能源系统相关的监测、预警和分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能源署(IEA)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其主要职责包括:维护和改进应对石油供应中断问题的系统,运营国际石油市场的长期信息系统,促进成员国能源和环境政策的统一,通过与非成员国、各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而倡导全球化背景下合理的能源政策,探求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方法等等。国际能源署(IEA)成立之后,在能源预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建立的世界能源预警系统对于帮助成员国应对能源危机发挥了重大作用。
 
  能源是现代社会最集成的综合领域,是人类社会最尖端的前沿,对这个领域的预警几乎等于对人类主要生产、生存、生活之未来的把握。能源预警是指对能源系统的未来形势发展进行预料、估计、分析、判断和推测,发现可能危害能源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而采取措施、消除危险。通过能源预警工作可以对能源运行和发展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期性评价,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成因,为预先防范和及时采取化解措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依据,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能源预警,能够使决策部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和运行周期对能源供应的影响,合理安排能源建设规模和节奏。随着全球化石能源耗竭及由于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各国对于能源预警问题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许多国家已将能源预警制定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国的能源安全绝不仅仅表现在石油供给安全,它涉及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在内的传统能源,以及二次能源电力等多个能源种类的稳定充足供应,也就是说,应当建立能够深刻体现中国资源禀赋特征的能源预警管理体系和机制。然而,冷静地看,当代中国是在一个沉疴严重的传统机制上建立起能源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引进和吸收成为发展的主要策略,这个机制使我们失去了在能源方面的巨大开创力。在能源预警方面,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石油、煤炭、电力等行业内部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还没有一个站在全局层面上的、为国家制定综合能源战略和政策提供支持的综合性能源预测警信息决策系统,各类能源信息分散、数据不完整,有的数据数出多门,有的数据无处统计,如缺乏全面的能源分布结构和使用结构、节能降耗、能源市场、地区能源核算等数据,难以适应国家宏观管理和社会对能源信息不断增长的需要。同时,日渐频发的能源安全事件正在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运行乃至国家安全的突出因素。只有对能源安全保持高度的警戒,认真研究有关对策并付诸实施,才能防患于未然。然而,传统的能源预警理体制与机制极不适应中国能源安全事件的未来发展形势。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中国政府部门开始高度重视能源预警工作。在2003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郑重地提出能源安全这个重大战略问题。2004年6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2006年2月,成立不久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中国能源预测预警系统方案研究工作,在中国首个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同时,中国能源预测预警体系更是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建设中。200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能源预测预警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8)2号),明确提出抓紧建立健全统计制度、稳步推进能源预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提高能源预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建立能源预测预警信息发布制度。2009年10月26日,国家能源局第一次就中国能源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发布,并从此建立了能源经济部门的运行会商机制,并将定期发布每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分析。这一机制将为中国能源预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支持。2009年12月27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会上作了题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的工作报告,在部署“加强能源预测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这一任务时,张国宝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能源预测预警工作。建立完善能源经济运行信息系统,加强日常监测和旬度、月度、季度分析。紧密跟踪世界能源发展动态,加强对国际能源形势的分析预测。建立健全能源预测预警机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2010年4月2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加强能源运行的预测预警,完善能源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监管。”2013年3月,《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现国家能源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根据《国家能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家能源局将强化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的拟订及组织实施,加强能源预测预警,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可见,重视和研究能源预警,决非杞人忧天,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现实的突出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中国能源供需总体上处于脆弱平衡状态,且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能源“瓶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能源预警的任务非常紧迫。对危机缺乏敏锐察觉和有效防范,比危机本身更可怕。未雨绸缪,及早筹划,在事态发展中占据主动位置,是成败的关键。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预测预警体系,对于中国应对复杂能源局势,在未来世界能源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而言,能源预警工作是建立现代中国预警体系的重中之重。加强能源预警建设,做好能源预警工作,有利于及时应对国际能源形势变化,增强中国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能源保障。
 
  有效解决能源短缺的瓶颈约束,实现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借鉴国际能源署(IEA)和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在完善能源战略规划的同时,强化能源运行的预警,加快建立中国能源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正确应对能源发展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更好地为能源决策服务。能源预警系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政府、能源企业等众多方面,建立中国能源预警系统需要各个政府部门、能源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做好各项能源预警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面对能源安全突发事件的日益复杂化和频繁化的局面,我们需要加强能源预警法制建设,面对已有能源预警法律规范的不足,我们需要完善已有的能源预警法律规范,健全能源预警法制体系,加强能源预警法制中的具体制度建设,提高能源预警法制的执行力。二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统计体系。应全面整合能源信息渠道,完善能源统计内容,改革与完善能源统计制度,着力研究建立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国际性和可操作性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改进能源统计办法,加强能源信息分析,定期发布国家能源安全指数。三是,高度重视能源应急处理机制建设。加快制定完备的能源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能源储备特别是石油储备体系,组建强有力的应急指挥机构,加强能源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能源应急管理体系。四是,建立健全能源预警工作制度。加强预测预警方法研究,切实推进能源预测预警系统工作进度,就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发挥不同部门及单位最佳合力。五是,建立完善国家能源安全风险防范技术体系和对策库。要能够运用能源预警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趋势预测,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能源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程度、预测结果等,针对不同的预警区间和风险因素建立对应的对策库,为规避能源安全风险提供对策储备,包括能源处于安全区间、基本安全区间、警戒区间和危险区间各自状态的应对对策。六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共赢。中国能源预警系统建设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外机构的交流:加强与国际能源署(IEA)等国际组织的数据交换机制;充分借鉴国际管理经验,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逐步科学化;积极吸收各国的先进研究成果,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预测预警系统。
TAG: 能源 预警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84届中国电子展: 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前景看好

下一篇:2014中国国际智能工厂大会暨十八届国际工业自动化与控制技术展览会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