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促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改善环境保护生态

发布日期:2014-03-26 作者:网络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推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李克强指出,去年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但今年的任务更加艰巨,要在保持经济增长7.5%左右的情况下,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3.9%的目标,十分不易。尽管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稳增长面临挑战,我们仍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这是给自己压“担子”,必须努力走出一条能耗排放做“减法”、经济发展做“加法”的新路子,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尽责。
 
    李克强说,必须看到,节能减排与促进发展并不完全矛盾,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点,使之并行不悖、完美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会对增长带来影响,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大商机,会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成长提供广阔空间。我们要善抓机遇,进退并举,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使用效率,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工一批新项目,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发展智能电网,逐步把煤炭比重降下来。尤其是要着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总体能耗低,又是就业最大容纳器,对推动发展潜力巨大。要加快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政策激励,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确保今年继续超过二产,使其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关键一招。
 
    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比重有望继续保持下降态势,结构性节能减排效果逐步显现。首先,重点用能行业能源消费情况来看,2013年1-10月份,化工、建材、钢铁和有色等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总和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31.1%,明显低于去年同期(33%),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预计高载能行业能耗比重2014年仍将保持持续下降趋势。其次,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连续公告了三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涉及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等19个工业行业,要求有关省(区、市)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按时关停,确保按时拆除淘汰,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有望提前完成。再次,战略新兴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近期发布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三年来,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观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相关产业规模保持年均15%以上增长,正逐渐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进入2014年,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预期下,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将面临巨大压力。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3.6%,将稍高于今年增长水平,总体态势趋于稳定,中国经济将保持7%以上的增速,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也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次,从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来看,2013年1-10月,呈逐步上升的态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逐步收窄,说明节能减排能力和空间处于下降状态。一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二季度为6%,三季度进一步收窄到5%左右,随着工业经济的企稳回升,完成今年下降5%的目标任务难度极大,节能减排压力不可避免会传导至2014年。
 
    2014年,节能环保产业将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加速发展。首先,为落实《意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产业化实施方案,加大节能环保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其次,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内燃机节能减排有关意见的落实,及工信部节能与绿色专项行动的展开,也将促进我国内燃机、电机和工业锅炉能效水平的提升。第三,为提升重点行业减排技术水平,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并发布了水泥、钢铁、硫酸和涉挥发性有机物等产业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文件。
 
    李克强说,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相辅相成,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愿主动积极作为,与世界各国一道,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的基础上,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作出更大努力。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智能传感器系统:解救老年痴呆症患者于水深火热之中

下一篇:未来PC内存将革命 RAM可以永不丢失数据!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