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顺德工业机器人仍有许多需要完善提升之处

发布日期:2013-11-04 作者:网络
  从上周四开始,第二届顺德智博会一连三天在顺德展览中心举行,吸引了顺德本土及国内外近百家智能制造企业参加,成为顺德乃至佛山上下关注的一个焦点。
 
  正如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所指出,在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用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一个好办法。作为全国唯一的智能制造试点,顺德工业机器人正以通过发展“智能装备”、建设“智慧工厂”、研制“智能产品”、打造“智慧服务”,为中国传统制造探索一条转型新路。而本届智博会所展出的数百种智能产品和服务则让大家看到了这样一个新制造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代,工业机器人而不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将成为生产的“主角”。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目前顺德工业机器人虽然走在广东前列,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提升之处。纵观整个智博会,顺德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抛光、打磨、焊接、冲压等工业生产环节,这些环节都是制造行业的基础共性环节,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制造企业,市场前景广阔。但仔细研究即可发现,这些工业机器人研发的背后,基本仍是为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服务的。
 
  大批量作为工业化生产最为显着的一个特点,最早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在“科学管理”影响下,尤其是提出“互换性”、“大批量生产”和“传送带”应用前提下,工业界将管理思想与当时的电气化、标准化、系列化结合,从而形成了“少品种大批大量”的刚性生产模式。这种模式生产效率高,单件产品成本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产品,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其中美国的“福特制”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但是,这一生产模式的一个基础环境是“卖方市场”,是以损失产品的多样化,掩盖产品个性为代价的。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极其丰富的产品让世界正逐步进入一个“买方市场”,也让企业的生产模式悄然发生变化,产品越来越复杂、个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订单也开始进入小批量的时代。
 
  这种特点在电商时代变得更为明显,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更新换代加快,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品面世。而3D打印技术的成熟,也开始让个性化、定制式生产进入一个新阶段。针对这种特点,企业界早已开始推行“柔性生产模式”,即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以适应需求多变的市场。
 
  很明显,顺德工业机器人还没有进入到这一阶段。因此,如何从刚性生产模式走向柔性生产,应该成为顺德智造的一个努力方向。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半导体设备季度性收入开始提升

下一篇:电子商务平台给高低温试验箱行业带来的机遇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