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规定了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为实现上述目标,该计划制定了十项具体措施,为当前和今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也使得今年环保部对外公布的1.7万亿元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投资将进入全面释放阶段。
大气污染成因非常复杂,大体可以分为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大类,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换言之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此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了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燃煤、钢铁、石油、有色金属冶金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工程建设,推进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预计2013~2017年燃煤工业锅炉治理需求或达400亿元、火电除尘、脱硫、脱硝市场分别为482亿元、608亿元和550亿元,水泥、钢铁大气治理市场约266亿元、103亿元。
此前曾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的“十二五”规划》中,大气污染防治不仅对京津冀地区,而是涵盖了三区十群,涉及13个区域、19个省(区、市)、132.56万平方公里、117个地级以上城市。规划范围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这也就意味着从行业到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布局更为明确,更具有针对性。
自动化市场迎契机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将重点锁定工业除尘、脱硫脱硝的治理。有分析称,到“十二五”末期,工业除尘市场规模可达近400亿元。一直以来,针对重点行业的除尘改造一直集中在火电行业。按照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的预测,“十二五”期间,在火电厂之外,钢铁、水泥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领域也将由于大气污染排放限值的提高而催生除尘市场空间,其中,钢铁行业将达100亿元,水泥行业65亿元,有色金属冶炼35亿元。这意味着国内除尘行业的市场版图将不断扩张,这将催生用户对PLC控制系统、气体分析仪表、现场仪表、人机界面等自动化产品应用需求。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公布火电脱硝电价补贴政策,使得火电厂烟气脱硝进程被迅速激活。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文将火电脱硝电价补贴由年初8厘/度提高至1分/度,该政策的实施将弥合火电厂脱硝改造提高的成本空间。因此,火电厂脱硝改造将进入蓬勃期。与脱硝相关的自动化产品涉及现场仪表、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变频\传动、分析仪表等。“十二五”期间脱硝项目投资将达到约850亿元,脱硝自动化占脱硝建设总投资的10%-15%,脱硝自动化市场大约在130亿元,现场仪表需求量将达到32%。
重点行业脱硫改造项目仍将是未来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到所有燃煤电厂、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和球团生产设备、石油炼制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都要安装脱硫设施。该举措将进一步带动现场仪表、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变频/传动、分析仪表等自动化产品市场需求。
防治污染,监测先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为此,环保部联合国家气象局,在全国部分地区率先建立PM2.5预警预报系统,未来将在PM2.5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实现对PM2.5的24-48小时的预警预报。业内人士分析,“十二五”PM2.5监测点位前期投入逾20亿,随着预报预警系统在全国范围的普及,PM2.5相关监测设备需求将进一步增强。《2012年国内在线气体分析仪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在线分析仪表市场整体规模为29亿,同比增长9%。随着国家在环境监测的投入,预计2014年将实现12.5%的平均增长,其中市政领域增速最快,将达到18%。
除此之外,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将对自动化设备灵活性、可用性、智能化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就迫使环保设备自动化程度将相应的提高,因此自动化设备程度越高,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