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西北首个天然气流量计计量站开工建设

发布日期:2013-09-10 作者:网络

  据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公司新疆油建公司日前消息,我国西北首个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乌鲁木齐分站工程在新疆昌吉市三工镇开工建设。这个工程建成后,西北地区将结束石油天然气贸易用流量计必须送往外地检定和校准的历史。


  据介绍,乌鲁木齐分站检定能力为年300台,将依托西气东输二线昌吉分输站建设次级和工作级计量标准装置,检测压力为4~10兆帕,最大检测工况流量为每小时8000立方米,设有7路流量计检定台位。乌鲁木齐分站的主要工艺系统包括过滤、压力保护、调节装置、工作标准装置、次级标准装置、检定台位流量调节装置和氮气吹扫系统等,可检定的流量计种类主要为气体超声波流量计、气体涡轮流量计和孔板流量计等。


  在欧美等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对天然气计量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投入的资金及科技力量较大。从流量计选型上,欧洲主要使用涡轮、腰轮流量计,如在荷兰涡轮、腰轮流量计的使用约占80%,在加拿大涡轮流量计的使用约占90%,而美国则以使用孔板为主,约占80%。从整体上来看,在流量计使用上,70年代形成了孔板使用高潮,80年代形成了涡轮流量计使用的高潮,90年代中后期则掀起了超声流量计热潮。


  我国天然气计量起步较晚,气藏主要分布在四川、长庆、新疆,仪表的使用选型主要使用孔板,其比例约占88%,采用几何检定法。从70年代以来,我国参照国外系列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天然气仪表的设计选型、使用、安装、维护、管理、气质分析等方面作了相应的工作,得出一些较重要的结论,同时对现场阻力件、复杂工况影响,摸索出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在标准方面形成了《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SY/T6143-1996)标准、等效采用ISO5167形成GB2624标底,但就总体水平,与国外还存在显著差距。


  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天然气计量技术已逐步转向在线核查、远程化通讯、控制和管理,逐步实现了远程监控与诊断。如SCADA系统的应用,目前我国石油西气东输管理公司在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南京分站和调度中心已建立远程终端,可以实现对“西气东输”沿线使用的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远程监控,实现对现场使用流量计的校验。


  天然气计量准确在天然气开采、运输、销售、使用环节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避免贸易双方的矛盾,也能提高天然气开采、管道运输、销售管理水平,合理降低经济成本。此次西北建立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是我国完善天然气计量体系的必然趋势。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浅谈我国印刷行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将扩大到全国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