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进口金属加工机床38,426 台,同比下降22.3%;进口额为52.51亿美元,同比下降17.2%;平均单价为13.67万美元/台,同比增长6.6%。统计显示,6月当月中国进口金属加工机床6362台,环比下降3.7%;进口金额为8.49亿美元,环比增长14.1%;平均单价为13.34万美元/台。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
从以上一组数据中,我们可看出自去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以来,中国今年仍未完全恢复过来,正如分析师罗百辉所说,行业需求依然不振,形势仍较低迷,但与去年相比,跌势已逐渐趋缓。
那么,同样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又是如何?从以下几组数据中便可窥见端倪。
据美国制造技术协会统计,2013年1~5月,美国金属加工机床订单为20.9亿美元,同比下降6.9%。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订单为18.7亿美元,同比下降7.7%;成形机床订单为2.1亿美元,同比增长0.2%。
日本方面,据日本机床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日本8家主要机床生产厂家订单总额为2194.3亿日元,同比减少17.1%。该8家机床生产厂家为森精机制作所、大隈(OKUMA)、牧野制作所、大阪机工OKK、东芝机械、津上捷太格特、丰田机工和三菱重工。
据统计,该8家机床生产厂家上半年内需订单为742.2亿日元,同比减少21.1%,外需订单为1452.1亿日元,同比减少15.0%。外需比例提高1.7个百分点,上升至66.2%。
不难看出,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的机床行业形势与中国基本雷同。在罗百辉看来,“跟十年前相比,中国的数控机床水平提高了很多。”十年前中国还生产不了五轴联动机床,如今已有好几家国产品牌了。日本同类产品的售价被迫大幅调低。其他一些重型机床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产五轴机床也是标志性成就。
近年来机床水平的明显进步,使我们在一些制造业领域实现突破。但一些重要的高端数控设备我们仍未掌握生产技术,这使我们在大飞机、集成电路生产等一些最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受到约束。因此想要实现制造业的全面腾飞,高端数控设备仍是必须攻克的难点。
“在先进技术(阀门、水泵)上,我们仍处于跟随阶段。”罗百辉认为,中国的数控机床在高速、精密方面还有阶段性差距。同样规格的产品,国外机床转速大概是国产机床的三倍,精度也高出接近一个数量级。
数控机床是一个生产环节极复杂的产业。国产机床的技术瓶颈,很难归结为单个具体环节。大体来说,数控机床由数字控制系统和机床组成。中国在这两方面都有差距。
一方面,高性能数控系统是决定整台机床性能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今年南京博览会上展出的国产高端数控机床,采用的都是西门子或法那科等外国公司的数控系统。国内数控系统在高速、高精、五轴加工和智能化功能方面,相对世界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这是由于国内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现场总线)、高速高精控制算法、伺服驱动的综合差距所导致的。另一方面,电主轴、双摆头、转台、纳米精度光栅等功能部件,及整机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国制造高端机床的关键制约因素。我国数控机床整体技术的提高,最终离不开先进功能部件产业的支持。
庞大的国内市场(机床、阀门、水泵)需求是拉动技术进步的一个积极因素,可以预期,到2020年,制造业各领域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将有大量产自国内。